文章解析

yìn
cháng
chéng
xíng

朝代:魏晋作者:陈琳浏览量:1
yìn
cháng
chéng
shuǐ
hán
shāng
wǎng
wèi
cháng
chéng
shèn
liú
tài
yuán
guān
zuò
yǒu
chéng
zhù
xié
shēng
!
nán
ér
nìng
dāng
dòu
néng
zhù
cháng
chéng
cháng
chéng
lián
lián
lián
lián
sān
qiān
biān
chéng
duō
jiàn
shào
nèi
shè
duō
guǎ
zuò
shū
nèi
shè
,
biàn
便
jià
liú
zhù
shàn
shì
xīn
zhāng
shí
shí
niàn
bào
shū
wǎng
biān
jūn
jīn
chū
shēn
zài
huò
nàn
zhōng
wéi
liú
jiā
shēng
nán
shèn
shēng
yòng
jūn
jiàn
cháng
chéng
xià
rén
hái
xiāng
chēng
zhǔ
jié
xíng
shì
jūn
qiàn
qiàn
xīn
guān
míng
zhī
biān
jiàn
qiè
néng
jiǔ
quán

译文

牵马到长城窟饮水,那里的泉水凄寒,直透马的骨头里。役卒去跟负责修筑长城的官吏说,万万不要再延长太原郡役卒的期限了!官府征来的役卒,服役都有规定的期限,都给我把干活的号子喊起来!男儿宁愿死于战场,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是真的长呀,绵延三千里。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再嫁后伺候好你的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道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既然嫁给了你,我们就应当休戚与共,你错看了我对你的情意。既已知道你在边地的悲苦,我又怎能只求自己长远的周全?

逐句剖析

"饮马长城窟":牵马到长城窟饮水,

"水寒伤马骨":那里的泉水凄寒,直透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役卒去跟负责修筑长城的官吏说,

"慎莫稽留太原卒":万万不要再延长太原郡役卒的期限了!

#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官作自有程":官府征来的役卒,服役都有规定的期限,

# 程:期限。,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

"举筑谐汝声!":都给我把干活的号子喊起来!

# 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筑:夯类等筑土工具。

"男儿宁当格斗死":男儿宁愿死于战场,

# 格斗:搏斗。,宁当:宁愿,情愿。

"何能怫郁筑长城":怎能抑郁造长城?

# 怫郁:烦闷,憋着气。

"长城何连连":长城是真的长呀,

# 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连连三千里":绵延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

# 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内舍多寡妇":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 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内舍:指戍卒的家中。

"作书与内舍,":捎书带信与妻子,

"便嫁莫留住":快快重嫁不要等。

"善事新姑嫜":再嫁后伺候好你的新公婆,

# 姑嫜:婆婆和公公。,事:侍奉。

"时时念我故夫子":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 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一说丈夫的自称。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往边地":妻子回书到边地,

# 报书:回信。

"君今出言一何鄙":妻子信中质问道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 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身在祸难中":身陷祸难回不去,

"何为稽留他家子":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 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生男慎莫举":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

# 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

"生女哺用脯":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 脯:干肉,腊肉。,哺:喂养。

"君独不见长城下":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 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以上四句是化用秦时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结发行事君":既然嫁给了你,我们就应当休戚与共,

# 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

"慊慊心意关":你错看了我对你的情意。

# 关:牵连。,慊慊: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

"明知边地苦":既已知道你在边地的悲苦,

"贱妾何能久自全":我又怎能只求自己长远的周全?

# 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长久地苟活着。自全,独自活着。以上四句是说,自从和你结婚以来,我就一直痛苦地关心着你。你在边地所受的苦楚我是明白的,如果你要死了,我自己又何必再长久地苟活下去呢?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末文学家陈琳创作的乐府诗作。此诗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形式,揭露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痛苦。诗中役卒直言“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表达对暴政的绝望;妻子回信“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展现生死相随的忠贞情操。全诗以“水寒伤马骨”“死人骸骨相撑拄”等意象,对比官吏冷血与百姓高尚,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挚沉痛,深刻批判了秦代暴政的不得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217),东汉末年文学家。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人。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后入袁绍幕,并掌管书记,曾为袁绍作檄文斥责曹操。袁绍败归曹操,曹操爱其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诗,诗中五言、七言杂用,文辞古朴,颇有汉乐府古风。他所作草书檄文甚多,文辞工丽,多骈偶成分。代表作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辞,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昭明文选》,题作“乐府古辞”,李善注云:“言古诗,不知作者姓名,他皆类此。”五臣注补充道:“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大概意思为“长城是秦国用来防备匈奴所建造的。山下面有泉窟,可以用来饮马。远征的行人路经于此而伤心了。天下的征役和战争还没有结束,家里的妇人思念远征的丈夫,于是创作了这篇《饮马长城窟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古体诗​​,也是一首​​边塞徭役批判诗​​。诗歌通过役夫与官吏、役夫与妻子的双重对话,以凝练的叙事和尖锐的冲突,揭露了秦代暴政下百姓“一人苦役,举家尽毁”的生存绝境。

2. 写作手法

象征:“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以寒苦的水象征边塞苦寒生存环境,暗指役夫身心备受摧残的悲凉境遇。

3. 分段赏析

第一层(一至八句):诗歌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开篇,以寒苦的自然环境隐喻役夫的生存困境。水寒刺骨,既是边塞苦寒的真实写照,亦暗指役夫身心备受摧残的悲凉境遇。役夫向长城吏哀求“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个“慎莫”道尽对官吏无理役使的惶恐与抗拒。而长城吏冷漠回应“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以程期紧迫为由搪塞役夫诉求,凸显官吏对底层生命的漠视。役夫愤然疾呼“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将反抗情绪推向顶点——与其屈辱苟活,不如战死沙场。此段通过官役对话,尖锐揭露秦代徭役制度下阶级矛盾的激化,役夫以命相搏的呐喊,成为对暴政最直白的控诉。第二层(九至十二句):“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以叠字强化长城的绵延无尽,暗喻劳役之永无止境;“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则通过空间与人口的对比,勾勒出征役制度对家庭的毁灭性破坏。四句过渡句承上启下:既延续前文对徭役之苦的控诉,又引出役夫与妻子的生死离别。此段以白描手法铺陈社会图景,数字的重复与对仗强化了悲剧的普遍性,为后文书信往还的细腻情感抒发奠定沉重基调。第三层(十三至二十八句):役夫书信中“便嫁莫留住”的决绝叮嘱,实为对妻子最深沉的眷恋。他清醒预判自身必死于筑城,故劝妻改嫁以续生机,字句间浸透“生离即死别”的绝望。妻子回信的“君今出言一何鄙”,既是对丈夫“薄情”表象的嗔怪,更是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其引民谣“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以反常的性别价值观颠覆传统,直指长城脚下“骸骨相撑拄”的惨烈现实。末段“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将情感推向高潮:妻子明知丈夫必死,仍以“贱妾何能久自全”明誓殉情。这种以家庭解体为缩影的悲剧,既揭露役夫“一人之死,举家沉沦”的生存困境,亦将个体苦难升华为对暴政的血泪控诉。全诗至此,完成从个体抗争到群体命运的悲怆叙事,奏响封建压迫下人民血泪的哀歌。

4. 作品点评

此诗全篇以对话体展开叙事,通过役夫与官吏、役夫与妻子的两重对话,凝练传神地表现主人公的神态和心情。前八句聚焦官役对话,既展现成卒久戍边地的生存困境,又揭露官府对服役期限的机械执行。后文书信往还中,役的决绝嘱托与妻子的悲怆回应,以生死不渝的情感联结,展现古代劳动妇女与从军役卒在极端压迫下隐忍负重、相互牵挂的精神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往谓六句,设为卒往告吏求归,吏惟饬卒急筑,卒再与吏析辩往复之词。长城四句,言如此工程,宁有尽日,将来夫妻相聚,真绝望矣。作书六句,第一番寄答。去书但嘱‘便嫁’,来书但责‘何鄙’,不忍直言必死边地也。身在至末十句,第二番寄答。寄辞六句,以在祸难,说明不忍稽留之故,复言生男不如生女,用古辞语,以见己之必死边城。答辞四句,表自己之亦当从死,而夫之死,终不忍言,只以‘苦’字代之,得体。

清张荫嘉《古诗赏析》

# 此亦家居怀主之思也。期久要于黄泉,谓九死以无改。

清陈沆《诗比兴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卢谌《赠刘琨诗》

下一篇:魏晋·张协《采菱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