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jǐng

朝代:唐作者:苏味道浏览量:2
líng
lóng
yìng
jiàn
chéng
chè
xiè
yín
chuáng
liú
shēng
kǒng
què
dài
yǐng
chū
fén
yáng
tóng
luò
qiū
sàn
táo
shū
chūn
jǐn
fāng
zhōng
yǒu
xīn
shù
wàng

译文

那井口的围栏精巧细致,与玉石栏杆相互映照,井水清澈透明,从井栏边缓缓流出,仿佛在银色的井床上流淌。井水流动的声音吸引来孔雀聚集,井水之中倒映着影子,仿佛能映照出奇异的土中精怪羵羊。秋天桐叶飘落的时候,蛙声也渐渐消散,春天桃花盛开,繁花似锦,芬芳四溢,这井水也增添了春天的美好。在这样的井边,哪还会去想帝王的权力有多大呢,机巧诡诈的心念或许在此时都能忘掉了。

逐句剖析

"玲珑映玉槛":那井口的围栏精巧细致,与玉石栏杆相互映照,

"澄澈泻银床":井水清澈透明,从井栏边缓缓流出,仿佛在银色的井床上流淌。

"流声集孔雀":井水流动的声音吸引来孔雀聚集,

"带影出羵羊":井水之中倒映着影子,仿佛能映照出奇异的土中精怪羵羊。

"桐落秋蛙散":秋天桐叶飘落的时候,蛙声也渐渐消散,

"桃舒春锦芳":春天桃花盛开,繁花似锦,芬芳四溢,这井水也增添了春天的美好。

"帝力终何有":在这样的井边,哪还会去想帝王的权力有多大呢,

"机心庶此忘":机巧诡诈的心念或许在此时都能忘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井》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创作的五言律诗。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井的玲珑外观与澄澈井水,展现其周边生动景象。后半部分借井抒怀,融入季节变化与对“帝力”“机心”的思考。全诗以细腻笔触刻画井的形象,蕴含独特的人生感悟,体现了诗人的观察与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文章四友”之一

苏味道(648~705),唐代诗人。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武周圣历初官居相位,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苏味道长于律诗,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其中《正月十五日夜》咏长安元宵夜观赏花灯盛况,较有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圣历三年至久视元年(700),苏味道任职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在此期间创作《咏雾》《咏虹》《咏霜》《咏井》《咏石》五首杂咏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两句描绘井的外观与水质。“玲珑”写出井的精巧可爱,与玉制栏杆相互映照,增添雅致;“澄澈”形容井水清澈,“泻”字生动展现井水自银床流出的动态,凸显井水纯净、丰沛。“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两句以奇特想象写井的影响力。井水流动的声音仿佛能吸引孔雀聚集,井水倒影中好似能浮现出传说中的“羵羊”,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赋予井神秘色彩,丰富诗歌意境。“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两句借季节变化写井边景色。秋天梧桐叶落,蛙声渐散,井边一片寂静;春天桃花舒展,繁花似锦,井边充满生机。通过春秋不同景致,展现井边景色的丰富多样,以景衬井。“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两句抒发情感。诗人由井联想到上古“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太平之世,希望在此井边能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表达对宁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升华诗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卢纶《长门怨》

下一篇:唐·张九龄《剪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