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何洋洋":浮云悠然自得不知飘向哪里,
# 洋洋:舒卷自如的样子。
"愿因通我辞":我想借助它传达我的心意。
# 通我辞:为我通辞,传话给远方的人。
"飘摇不可寄":它飘浮不定实在是不可以寄托,
"徙倚徒相思":我徘徊犹豫枉自遐想。
# 徒:空自,白白地。,徙倚:低徊流连的样子。
"人离皆复会":别人家离别后都能回来团聚,
"君独无返期":唯独你没有回来的归期。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出门远走以后,
"明镜暗不治":明亮的镜子罩满灰尘不想擦拭。
# 不治:不修整,这里指不揩拭。明镜不拭,积满尘土,亦犹《诗经·伯兮》“谁适为容”之意。
"思君如流水":想你的思绪就像流不尽的河水,
"何有穷已时":真不知那里才是尽头,那年才是结束的时候。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170?~218),汉魏间文学家。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建安十年徐干应曹操之召,任司空军谋祭酒,后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徐干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他则以诗、赋、散文见长。其作品风格质朴,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主要作品有《室思诗》《答刘桢》《中论》等。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代言体诗,也是一首思妇诗。通过写时光已逝,夫君的归来遥遥无期,而思妇的思念之情却依然不减,表现了她矢志不移的情思。
2. 分段赏析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这里浮云象征飘忽的思念,洋洋形容其广阔,希望浮云传递心意。可以联系之前的“流虹”意象,作为自然现象承载情感。“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飘摇的浮云无法传递,徘徊徒增相思。强调无奈和徒劳,可能用“悬丝结”这样的比喻,表现无法传达的痛苦。“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对比他人团聚,突出对方的缺席,加深孤独感。可以联系历史中的离别主题,如李白的诗句,但保持当前风格。“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自对方离开后,无心梳妆,明镜变暗。用日常细节表现情感变化,类似之前的“案头未干的墨痕”分析。“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流水比喻无尽的思念,强调时间上的无限。可以联系之前的“思君如流水”的意象,但用不同的比喻,如“青铜鼎彝”来比喻永恒。
下一篇:魏晋·曹植《两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