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tíng
shī
èr
shǒu
èr

朝代:魏晋作者:王羲之浏览量:2
yōu
yōu
xiàng
yùn
lún
zhuǎn
tíng
táo
huà
fēi
yīn
lái
fēi
zhì
zōng
tǒng
jìng
ān
zài
shùn
tài
yǒu
xīn
wèi
néng
shì
chán
hài
wèi
ruò
rèn
suǒ
xiāo
yáo
liáng
chén
huì
sān
chūn
qún
pǐn
chàng
zài
suǒ
yīn
yǎng
wàng
tiān
pán
绿
shuǐ
bīn
liáo
lǎng
guān
chén
zào
huà
gōng
wàn
shū
jūn
qún
lài
suī
cēn
shì
fēi
xīn
èr
sān
fěi
suǒ
tuō
zào
zhēn
tàn
xuán
gēn
shè
shì
ruò
guò
qián
shí
fēi
suǒ
shì
shì
zhái
yuǎn
xiǎng
qiān
zǎi
wài
xiè
nǎng
xiāng
xiāng
xíng
hái
tuō
luò
jiàn
míng
chén
gòu
zhǐ
lìn
shēng
zhī
wèi
sān
shāng
jiě
tiān
xíng
fāng
cùn
tíng
zhǔ
jīn
jiāng
píng
suī
zhú
xuán
quán
yǒu
qīng
shēng
suī
xiào
yǒng
yán
yǒu
xīn
zài
zhāo
zhī
qiān
líng
sàn
cháng
xiū
duǎn
dìng
shǐ
zào
xīn
zàn
tíng
wǎng
zài
jīn
wéi
shén
xìn
宿
tóng
chén
shuí
néng
kǎi
sàn
zhī
zài
tuī
yán
tóng
xiǔ
qīng
fēi
suǒ

译文

悠悠的宇宙运行,循环往复没有停止的时候。万物的变化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来去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自然的规律究竟在哪里,顺应它自然就会安适。心里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只能被利害关系所困扰。不如顺应所处的境遇,在美好的时光里逍遥自在。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这美好的景致寄托在所处的环境中。抬头仰望蓝天,低头俯视绿水之滨。视野开阔没有边际,看到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呈现其中的道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多么伟大,万物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各种声音虽然参差不齐,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感受。唉,你们这些人,没有不是寄托于这美好境界的。探求真理,追寻玄妙的根源,处世就像匆匆过客。事先的认知不是我所期望的,空明的心境是我的居所。遥想千年之外的事情,何必在意过去的时光。相处或不相处,身体自然会摆脱世俗的束缚。心境明净就能去除尘垢,心境停滞就会产生鄙吝之心。体会其中的道理本来不容易,喝上三杯酒就能解除天生的刑戮。心思没有一刻停歇,自夸自大就会自然平息。虽然没有丝竹音乐,但清泉有悦耳的声音。虽然没有啸歌,但吟诗也有余味。在一时的快乐中取乐,寄托于千年的时光。聚合与分散本来就是常理,寿命的长短本来就没有定数。创造新的事物不会停止,一旦过去就不会再重新开始。如今认为是神奇的事物,过上两夜就如同尘土。谁能没有这样的感慨,消除这种感慨在于思考推理。言论确立就能不朽,何必等待黄河水清。

逐句剖析

"悠悠大象运":悠悠的宇宙运行,

"轮转无停际":循环往复没有停止的时候。

"陶化非吾因":万物的变化不是我所能左右的,

"去来非吾制":来去也不是我能控制的。

"宗统竟安在":自然的规律究竟在哪里,

"即顺理自泰":顺应它自然就会安适。

"有心未能悟":心里不明白这个道理,

"适足缠利害":就只能被利害关系所困扰。

"未若任所遇":不如顺应所处的境遇,

"逍遥良辰会":在美好的时光里逍遥自在。

"三春启群品":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寄畅在所因":这美好的景致寄托在所处的环境中。

"仰望碧天际":抬头仰望蓝天,

"俯磐绿水滨":低头俯视绿水之滨。

"寥朗无厓观":视野开阔没有边际,

"寓目理自陈":看到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呈现其中的道理。

"大矣造化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多么伟大,

"万殊莫不均":万物都得到公平的对待。

"群籁虽参差":各种声音虽然参差不齐,

"适我无非新":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感受。

"猗与二三子":唉,你们这些人,

"莫匪齐所托":没有不是寄托于这美好境界的。

"造真探玄根":探求真理,追寻玄妙的根源,

"涉世若过客":处世就像匆匆过客。

"前识非所期":事先的认知不是我所期望的,

"虚室是我宅":空明的心境是我的居所。

"远想千载外":遥想千年之外的事情,

"何必谢曩昔":何必在意过去的时光。

"相与无相与":相处或不相处,

"形骸自脱落":身体自然会摆脱世俗的束缚。

"鉴明去尘垢":心境明净就能去除尘垢,

"止则鄙吝生":心境停滞就会产生鄙吝之心。

"体之固未易":体会其中的道理本来不容易,

"三觞解天刑":喝上三杯酒就能解除天生的刑戮。

"方寸无停主":心思没有一刻停歇,

"矜伐将自平":自夸自大就会自然平息。

"虽无丝与竹":虽然没有丝竹音乐,

"玄泉有清声":但清泉有悦耳的声音。

"虽无啸与歌":虽然没有啸歌,

"咏言有余馨":但吟诗也有余味。

"取乐在一朝":在一时的快乐中取乐,

"寄之齐千龄":寄托于千年的时光。

"合散固其常":聚合与分散本来就是常理,

"修短定无始":寿命的长短本来就没有定数。

"造新不暂停":创造新的事物不会停止,

"一往不再起":一旦过去就不会再重新开始。

"于今为神奇":如今认为是神奇的事物,

"信宿同尘滓":过上两夜就如同尘土。

"谁能无此慨":谁能没有这样的感慨,

"散之在推理":消除这种感慨在于思考推理。

"言立同不朽":言论确立就能不朽,

"河清非所俟":何必等待黄河水清。

# 河清非所俟:旧注:戏鸿堂帖十。法书要录十。式古堂书画汇考。又《诗纪》三十三、诗总龟后集十六并引滨、陈、均、亲四韵。逯案。戏鸿堂帖所载五章之末各夹注其一其二等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兰亭诗二首(其二)》是东晋诗人王羲之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这是第二首。此诗围绕宇宙运行、自然万物以及人生感悟展开。诗中首先描述了宇宙的运行和万物的变化,强调顺应自然的道理;接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欣赏和逍遥自在的心境;然后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聚合无常,提出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超脱;最后表达了言论不朽、不必等待黄河水清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书法家,“书圣”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曾与孙统等人宴集兰亭,写下《兰亭序》。其工书法,草隶正行诸体皆精,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格。其书法自六朝来为人所重,史称“书圣”。王羲之与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又与三国魏钟繇并称“钟王”。代表作品有《丧乱帖》《寒切帖》《快雪时晴帖》《十七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这四句诗中“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描绘了宇宙运行、循环往复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宏大而永恒的意境。“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则表明万物的变化和来去不是诗人所能左右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这四句诗中“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探寻,认为顺应它就能获得安适。“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则指出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陷入利害关系的困扰中。“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这四句诗中“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倡导顺应所处的境遇,在美好的时光里逍遥自在。“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致的欣赏和寄托。“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这四句诗中“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描绘了诗人抬头仰望蓝天、低头俯视绿水之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则说明在这开阔的视野中,自然之理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四句诗中“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赞美了大自然造化之功的伟大,万物都得到公平的对待。“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表示各种声音虽然参差不齐,但对诗人来说都是新鲜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这四句诗中“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表达了对同行者的赞美,认为他们都寄托于这美好的境界。“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则表明诗人探求真理、追寻玄妙根源的心境,以及处世如匆匆过客的感慨。“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这四句诗中“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说明事先的认知不是诗人所期望的,空明的心境是他的居所。“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表达了诗人遥想千年之外的事情,不必在意过去时光的思想。“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这四句诗中“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指出相处或不相处,身体自然会摆脱世俗的束缚。“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则说明心境明净就能去除尘垢,心境停滞就会产生鄙吝之心,体现了诗人对心境修养的重视。“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这四句诗中“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表示体会其中的道理本来不容易,喝上三杯酒就能解除天生的刑戮。“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说明心思没有一刻停歇,自夸自大就会自然平息,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思考。“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这四句诗中“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描绘了虽然没有丝竹音乐,但清泉有悦耳的声音。“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表示虽然没有啸歌,但吟诗也有余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音和诗歌之美的欣赏。“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这四句诗中“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表达了诗人在一时的快乐中取乐,寄托于千年的时光。“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说明聚合与分散本来就是常理,寿命的长短本来就没有定数,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聚合无常的感慨。“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这四句诗中“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表示创造新的事物不会停止,一旦过去就不会再重新开始。“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说明如今认为是神奇的事物,过上两夜就如同尘土,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变化无常的思考。“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这四句诗中“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指出谁能没有这样的感慨,消除这种感慨在于思考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表达了言论确立就能不朽,何必等待黄河水清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言论不朽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佚名《姑臧谣》

下一篇:魏晋·紫微王夫人《诗一十七首 其十六 紫微夫人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