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dān
shào
n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郑锡浏览量:1
xiá
ān
jīn
kǒu
liú
bào
xiù
diāo
qiú
jiā
zhù
cóng
tái
jìn
mén
qián
zhāng
shuǐ
liú
huàn
rén
chéng
chǔ
jiè
shì
gōu
jiàn
shuō
qín
bīng
zhì
gān
xīn
guó
chóu

译文

少年骑着配有霞纹马鞍、金质嚼口的黑鬃黑尾巴红马,穿着饰有豹皮的衣袖、紫貂皮制成的裘衣。他家住在丛台附近,门前漳水潺潺流过。他唤来舞女表演楚地的舞蹈,又拿出吴地的弯刀请客人鉴赏比试。听说秦兵来了,他心甘情愿地奔赴战场,为国报仇。

逐句剖析

"霞鞍金口骝":少年骑着配有霞纹马鞍、金质嚼口的黑鬃黑尾巴红马,

# 金口骝:金色口鼻的黑鬣黑尾巴红马。名马。泛指骏马。,霞鞍:有彩霞纹的马鞍。

"豹袖紫貂裘":穿着饰有豹皮的衣袖、紫貂皮制成的裘衣。

# 紫貂裘:紫貂皮毛的皮裘或大氅。,豹袖:豹皮的衣袖。

"家住丛台近":他家住在丛台附近,

# 近:一作下。,丛台:古城邯郸的象征,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楼台,古称"武灵丛台"。“胡服骑射”典故的发生地。

"门前漳水流":门前漳水潺潺流过。

# 漳水:漳河之水。漳河,华北地区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上游由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均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河北省和河南省的界河,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再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

"唤人呈楚舞":他唤来舞女表演楚地的舞蹈,

# 楚舞:楚国或楚地的舞蹈。,呈:呈献。,唤人:呼唤人来。

"借客试吴钩":又拿出吴地的弯刀请客人鉴赏比试。

# 吴钩: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冷兵器里的典范。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象征。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试:比试。,借客:借来侠客。

"见说秦兵至":听说秦兵来了,

# 秦兵:秦国的士兵。以强悍闻名。,见说:听见人说。看见人讲。

"甘心赴国仇":他心甘情愿地奔赴战场,为国报仇。

# 国仇:国家的仇恨。,赴:趋赴。奔赴。,甘心:愿意,称心满意。甘心情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是唐代郑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主题围绕塑造一位豪侠少年形象,展现其爱国情怀。前四句描绘少年的奢华装束以及居住环境,后四句刻画少年的豪纵行为和听闻敌兵来犯时甘愿为国赴难的决心。运用细节描写,如对少年服饰、行为的刻画,展现其形象;采用衬托手法,以少年平日的豪纵衬托其关键时刻的爱国精神。前半部分通过外在描写展现少年的富贵豪纵;后半部分则深入表现其内在的爱国情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生动展现出少年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郑锡(?~?),唐代诗人。宝应二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他与“大历十才子”李端、司空曙等多有酬唱。其诗风朴实,擅长五律,多写边塞生活,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有传世名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日中有王字赋》)。《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霞鞍金口骝,豹袖紫貂裘”,诗人开篇便用细腻笔触,描绘少年骑的马配有霞纹马鞍和金色口勒,身着带有豹皮装饰的衣袖与紫貂皮制成的裘衣,通过对服饰、坐骑的细节描写,凸显少年的奢华富贵与英姿飒爽。“家住丛台近,门前漳水流”,点明少年居住在丛台附近,门前漳水潺潺流过,既交代其居住环境,又增添了地域色彩,暗示其生活的富足安逸。后四句“唤人呈楚舞,借客试吴钩”,写少年呼唤他人表演楚地舞蹈,拿出宝剑请客人鉴赏比试,展现出少年平日生活的豪纵不羁、意气风发。“见说秦兵至,甘心赴国雠”,笔锋一转,当听闻秦兵来犯,少年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奔赴战场为国报仇,将少年的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前后对比,更凸显其精神的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下一篇:唐·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