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yuè

朝代:唐作者:郑锡浏览量:1
gāo
táng
xīn
yuè
míng
diàn
殿
fēng
qīng
yǐng
shā
chuāng
liáng
shàn
qīng
shāo
suí
wēi
jiàn
zhú
xiǎo
shēn‌
héng
yáo
yún
zhōng
yǒng
xiāo
tiáo
kōng
qíng

译文

高大的厅堂前,一弯新月明亮皎洁,空旷的宫殿里,傍晚的微风清爽宜人。洁白的月影透过纱窗,雨后初晴,轻柔的凉意伴着羽扇,感觉轻盈。月亮渐渐随着细微的露珠滴落而移动,慢慢随着拂晓时分参星横斜而转移。远远地回忆起在云中吟诗的情景,如今只剩下一片萧条,徒留感伤之情。

逐句剖析

"高堂新月明":高大的厅堂前,一弯新月明亮皎洁,

"虚殿夕风清":空旷的宫殿里,傍晚的微风清爽宜人。

"素影纱窗霁":洁白的月影透过纱窗,雨后初晴,

"浮凉羽扇轻":轻柔的凉意伴着羽扇,感觉轻盈。

"稍随微露滴":月亮渐渐随着细微的露珠滴落而移动,

"渐逐晓参横":慢慢随着拂晓时分参星横斜而转移。

"遥忆云中咏":远远地回忆起在云中吟诗的情景,

"萧条空复情":如今只剩下一片萧条,徒留感伤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月》是唐代诗人郑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夜图景。首联点明时间是傍晚,地点在高堂虚殿,描绘出新月明亮、晚风清爽的环境。颔联通过素影、纱窗、浮凉、羽扇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出月夜的静谧与清凉。颈联写月亮随着露滴和参星的移动而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尾联则由望月引发联想,回忆起曾经在云中吟诗的情景,如今却只剩萧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郑锡(?~?),唐代诗人。宝应二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他与“大历十才子”李端、司空曙等多有酬唱。其诗风朴实,擅长五律,多写边塞生活,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有传世名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日中有王字赋》)。《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高堂新月明,虚殿夕风清”,这两句诗中“高堂”“虚殿”点明了地点,给人一种空旷、寂静的感觉。“新月明”“夕风清”描绘出月夜的清新与宁静,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素影纱窗霁,浮凉羽扇轻”,这两句诗中“素影”指洁白的月影,“纱窗霁”表示雨后初晴,月影透过纱窗洒进来。“浮凉”给人一种轻柔、凉爽的感觉,“羽扇轻”则增添了一份闲适与惬意。这两句通过对月影和凉意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月夜的静谧与清凉。颈联:“稍随微露滴,渐逐晓参横”,这两句诗中“稍随”“渐逐”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月亮随着时间和自然现象的变化而移动的过程,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尾联:“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这两句诗中“遥忆”表示远远地回忆,“云中咏”可能是诗人曾经在云中吟诗的情景,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萧条”则描绘出现在的冷落、凄凉,“空复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无奈。这两句由望月引发联想,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萧条进行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返照》

下一篇:唐·卢纶《春日登楼有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