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liǔ

朝代:唐作者:戴叔伦浏览量:2
chuí
liǔ
wàn
tiáo
chūn
lái
zhī
bié
xíng
rén
pān
zhé
chù
guī
qiè
duàn
cháng
shí

译文

千万条垂柳的丝绦低垂,春风中如织机般编织着离愁别绪。在行人折柳送别的渡口,深闺中的女子正肝肠寸断,泪落如雨。

逐句剖析

"垂柳万条丝":千万条垂柳的丝绦低垂,

"春来织别离":春风中如织机般编织着离愁别绪。

"行人攀折处":在行人折柳送别的渡口,

"闺妾断肠时":深闺中的女子正肝肠寸断,泪落如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堤上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全诗四句,诗人以“垂柳万条丝”起兴,通过柳丝的柔婉与“织别离”的拟人化手法,将自然景物与离愁结合,形成“春景反衬哀情”的张力。后两句“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以对比手法,呈现行人与闺中人的双重痛苦,深化了离别的悲剧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首句以“垂柳万条丝”勾勒出春日柳枝柔婉绵长的画面。柳在中国诗歌中自古是离别的象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万条丝”既写柳枝的繁密,更暗喻离愁的千丝万缕。诗人通过视觉上的“垂”“丝”二字,将物理形态与心理情绪巧妙融合,形成“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意境。“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织”字是全诗的诗眼,赋予春天以裁缝般的主动性。柳丝如线,春风似梭,将本属抽象情感的“别离”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织物。这种写法突破了传统“柳寓别情”的单一比喻,转而以动态的“编织”过程,暗示离别并非瞬间事件,而是随春光蔓延的持续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下一篇:唐·孟郊《寓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