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chù
xuán
shī

朝代:魏晋作者:邯郸淳浏览量:1
shòu
shàng
mìng
lái
suí
lín
jūn
chǔ
céng
wèi
yíng
jiàn
zhào
běn
cháo
jià
yán
qún
zhòng
shǒu
mìng
shí
jiàn
zèng
jiā
shòu
yīn
gǎn
zhī
wéi
qiě
jiàn
yǎng
xián
hóu
jīn
西
yǒng
shì
chǐ
齿
jīn
bèi
mìng
zài
zhān
liàn
hóu
yòu
jūn
háng
dào
chí
chí
shì
qíng
zhǐ
hǎo
jué
shèng
zhǔ
shòu
mìng
qiān
zǎi
pān
lóng
fèng
zài
chū
xíng
bié
huì
nán
qiáng
rén
shuí
huò
ān
yuàn
miǎn
kuì
chéng
shān
tiān
xiū
fāng
zhì
wàn
ěr
zhēn

译文

我接受了朝廷的命令,来到临菑任职。和您这位君子相处,时间还没满一年。如今接到朝廷的征召,驾车赶路奔赴限期。朋友们重视这场离别,在此时首先来送行。在路边为我饯别,赠给我美好的言辞。既然收到您的善意话语,怎敢不回赠诗作。我只想着自己品德微薄,既拘谨又浅陋。受到贤明诸侯的礼遇,到如今已有四年。既然蒙受如西伯般的庇护,我愿终身誓死效忠。如今接到朝廷的命令,按道义不能拖延等待。既眷恋我的主公,又仰慕您这位君子。赶路时脚步迟缓,身体前行而情感却停留不动。难道没有美好的官爵吗,只怕轮不到我。圣明的君主接受天命,这是千年难遇的机会。攀附帝王建功立业,必定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努力。走了啊走了啊,离别容易相见困难。要自强不息,人谁能轻易获得安宁。希望您这位大夫,能像堆积土山一样坚持不懈,最终成就大业。上天的福佑正要到来,各种福气都会降临到您身上。

逐句剖析

"我受上命":我接受了朝廷的命令,

"来随临菑":来到临菑任职。

"与君子处":和您这位君子相处,

"曾未盈期":时间还没满一年。

"见召本朝":如今接到朝廷的征召,

"驾言趣期":驾车赶路奔赴限期。

"群子重离":朋友们重视这场离别,

"首命于时":在此时首先来送行。

"饯我路隅":在路边为我饯别,

"赠我嘉辞":赠给我美好的言辞。

# 赠:一作余。

"既受德音":既然收到您的善意话语,

"敢不答之":怎敢不回赠诗作。

"余惟薄德":我只想着自己品德微薄,

"既局且鄙":既拘谨又浅陋。

"见养贤侯":受到贤明诸侯的礼遇,

"于今四祀":到如今已有四年。

"既庇西伯":既然蒙受如西伯般的庇护,

"永誓没齿":我愿终身誓死效忠。

"今也被命":如今接到朝廷的命令,

"义在不俟":按道义不能拖延等待。

"瞻恋我侯":既眷恋我的主公,

"又慕君子":又仰慕您这位君子。

"行道迟迟":赶路时脚步迟缓,

"体逝情止":身体前行而情感却停留不动。

"岂无好爵":难道没有美好的官爵吗,

"惧不我与":只怕轮不到我。

"圣主受命":圣明的君主接受天命,

"千载一遇":这是千年难遇的机会。

"攀龙附凤":攀附帝王建功立业,

"必在初举":必定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努力。

"行矣去矣":走了啊走了啊,

"别易会难":离别容易相见困难。

"自强不息":要自强不息,

"人谁获安":人谁能轻易获得安宁。

"愿子大夫":希望您这位大夫,

"勉篑成山":能像堆积土山一样坚持不懈,最终成就大业。

"天休方至":上天的福佑正要到来,

"万福尔臻":各种福气都会降临到您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吴处玄诗》是东汉末年颍川名士邯郸淳的赠别之作,收录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文献。此诗采用四言古体,分三段铺叙受命赴任、临别赠言及劝勉友人的情境,其中“天休方至,万福尔臻”“自强不息,人谁获安”等句化用《周易》《尚书》典故,彰显了汉代士人的进取精神。邯郸淳工于篆书、精通文学,其这首诗作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魏文学家、书法家

邯郸淳(132?~221),三国魏文学家、书法家。一名竺,字子叔(一作子礼),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博学多才,早年撰写《曹娥碑》,得到蔡邕的赏识。后来又先后依附刘表、曹操,被曹氏父子看重,担任临淄侯曹植的师傅。魏文帝黄初年间,任博士给事中。其工书法,诸体皆能,善作小字,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书小史》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其文作《笑林》和《艺经》,内容大都是一些短小精炼的讽刺性笑话,这两部作品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邯郸淳于东汉初平年间旅居荆州,后得曹操召见,黄初初年担任博士给事中。其诗中“见召本朝”“驾言趣期”等句,再现了他奉诏前往临淄赴任时,与友人吴处玄分别的情景。临淄是东汉齐国王都,诗里以“西伯”暗指贤明诸侯,折射出汉末群雄割据的政治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记录了与友人吴处玄的离别之情,字里行间既有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汉末文人的处世态度与情感世界。

2. 写作手法

用典:“既庇西伯,永誓没齿”中,“西伯”指周文王,这里用周文王的典故,西伯即周文王姬昌,是西周开国君主周武王的父亲。他在商末时为西伯侯,以贤德著称,广纳贤才,推行仁政,得到诸侯和百姓的拥戴,为后来周朝取代商朝奠定了基础。暗喻诗人所依附的“贤侯”如同西伯般贤明,表达了诗人对贤侯的感恩与忠诚。虚实结合:“行道迟迟,体逝情止”一句,“行道迟迟”是实写,描绘了诗人因即将离别而脚步迟缓、在路上慢行的实际情景,是眼前可见的具体动作;“体逝情止”则是虚写,写的是身体虽在前行(“体逝”),但情感却因不舍而仿佛停留在原地(“情止”),是内心抽象的情感状态。这两句将实景与虚感结合,既展现了离别时的外在行为,又深刻抒发了内心的留恋之情。

3. 分段赏析

开篇“我受上命,来随临菑。与君子处,曾未盈期”,交代了诗人的经历:受朝廷之命来到临菑,与吴处玄相处的时间尚短。这里的“君子”指吴处玄,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两人交往虽浅却情谊渐生的状态,为后文的离别伤感埋下伏笔。“见召本朝,驾言趣期”则点明诗人因朝廷征召需即刻启程,“趣期”一词凸显了时间的紧迫,也暗示了身不由己的处境。“群子重离,首命于时。饯我路隅,赠我嘉辞。既受德音,敢不答之”,转入离别场景。友人们重视这场分别,在路边为诗人饯行,吴处玄还送上美好的赠言。诗人以“敢不答之”回应,既体现了对友人赠言的珍视,也自然引出这首答赠诗的创作缘由,语言直白却饱含礼节与诚意。“余惟薄德,既局且鄙。见养贤侯,于今四祀。既庇西伯,永誓没齿”,诗人自谦品德微薄、见识浅陋,却得到贤明诸侯四年的礼遇。“西伯”此处暗指贤侯,诗人以“永誓没齿”表达对贤侯知遇之恩的感激与忠诚,情感真挚,尽显士人重恩义的品格。“今也被命,义在不俟。瞻恋我侯,又慕君子。行道迟迟,体逝情止”,写诗人虽受新命需即刻动身,心中却充满对贤侯的眷恋与对吴处玄的不舍,“行道迟迟”将这种矛盾的心情具象化,脚步缓慢,只因情感难以割舍。“岂无好爵,惧不我与。圣主受命,千载一遇。攀龙附凤,必在初举”,转向对机遇的认知。诗人认为圣主即位是难得的机会,此时应抓住机遇建功立业,既表达了对自身前途的考量,也隐含着对友人的劝勉,体现了汉末士人积极入世的精神。结尾“行矣去矣,别易会难。自强不息,人谁获安。愿子大夫,勉篑成山。天休方至,万福尔臻”,直抒离别之叹,“别易会难”道尽不舍。同时以“自强不息”“勉篑成山”鼓励友人坚持不懈,终能成就大业,最后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乐观期许,情感层层递进,质朴中见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王羲之《兰亭诗二首(其一)》

下一篇:汉·汉乐府《长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