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é
zhī

朝代:汉作者:戴圣浏览量:2
xué
zhī
shěn
wèn
zhī
shèn
zhī
míng
biàn
zhī
xíng
zhī
yǒu
xué
xué
zhī
néng
cuò
yǒu
wèn
wèn
zhī
zhī
cuò
yǒu
zhī
cuò
yǒu
biàn
biàn
zhī
míng
cuò
yǒu
xíng
xíng
zhī
cuò
rén
néng
zhī
bǎi
zhī
rén
shí
néng
zhī
qiān
zhī
guǒ
néng
dào
suī
míng
suī
róu
qiáng

译文

多方面地学,审慎地求问,慎重地思考,明白地分辨,笃诚地践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自己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自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果真能够按此方法而行,即使愚笨也一定能够明智,即使柔弱也一定能够刚强起来。

逐句剖析

"博学之":多方面地学,

# 之:学的对象(各种知识)。

"审问之":审慎地求问,

# 问:这里指求教。

"慎思之":慎重地思考,

# 思:思考。

"明辨之":明白地分辨,

# 辨:辨别。

"笃行之":笃诚地践行。

# 笃:切实地;坚定。

"有弗学":要么不学,

# 弗:不,表示否定。

"学之弗能":学了没有学会,

"弗措也":绝不罢休。

# 措:搁置,终止。

"有弗问":要么不问,

"问之弗知":问了没有明白,

"弗措也":绝不罢休。

"有弗思":要么不想,

"思之弗得":想了没有想通,

"弗措也":绝不罢休。

"有弗辨":要么不分辨,

"辨之弗明":分辨了没有明确,

"弗措也":绝不罢休。

"有弗行":要么不实行,

"行之弗笃":实行了没有成效,

"弗措也":绝不罢休。

"人一能之":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

"己百之":自己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人十能之":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

"己千之":自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果能此道矣":果真能够按此方法而行,

# 道:做到。

"虽愚必明":即使愚笨也一定能够明智,

"虽柔必强":即使柔弱也一定能够刚强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博学之》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中庸》,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散文。文章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开篇,提出“学、问、思、辨、行”的为学方法论,强调学习需广泛涉猎、深入探究。接着通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等语句,阐述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指出只要坚持,“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文章采用排比句式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说理透彻。全文围绕学习与实践,点明了勤奋努力、知行合一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展现了古代先贤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汉经学家

戴圣(?~?),西汉经学家。字次君,祖籍梁国(今河南商丘)。汉宣帝时,戴圣被选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其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作品风格严谨,注重礼仪规范的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也是一篇治学修身文。文章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核心,深刻诠释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蕴含着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

2. 分段赏析

开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五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层层递进地提出了做学问的五个阶段。“博学”强调广泛地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审问”指对所学内容详细询问,深入探究;“慎思”要求谨慎思考,深入剖析;“明辨”是要明确分辨是非对错;“笃行”则是将所学付诸实践,踏实行动。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古人对治学的深刻理解。接着,“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等句,以重复的句式强调了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如果没有学习,或者学习后未能掌握,就绝不放弃;如果有疑问没有询问,或者询问后仍不理解,也绝不停止。这种对学习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古人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别人一次能学会的,自己就付出百倍的努力;别人十次能掌握的,自己就付出千次的努力。这种不气馁、不退缩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最后“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总结了坚持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的结果。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即使原本愚钝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性格柔弱也会变得坚强。这不仅是对为学之道的总结,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启示,告诉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提升自我,实现人生的成长和蜕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佚名《乐府歌》

下一篇: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