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诚其意者":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 诚其意:意,指意念。使意念诚实。诚,使动词。
"毋自欺也":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 毋:不要。
"如恶恶臭":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
# 恶恶臭:前一个恶字,意为讨厌、厌恶。恶臭,指污秽的气味。
"如好好色":喜好美色一样出自真心,
# 好好色:前一个好字,意为喜好、喜爱。后一个好,意为美丽的,色,指女色、女子。好好色,喜好美丽的女子。
"此之谓自谦":这样才算是满足自己的心意。
# 谦:同“慊”,满足、惬意。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
"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在独处闲居时做不善的事,
# 闲居:独居,独处。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坏事是做不出来的,
"见君子而后厌然":见到君子之后便躲躲藏藏,
# 厌:掩藏。
"掩其不善":将他们做的坏事掩藏起来,
# 掩:遮蔽。
"而著其善":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
# 著:显明。
"人之视己":别人看你自己,
"如见其肺肝然":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
"则何益矣":这样掩盖又有什么用呢。
"此谓诚于中":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真实情况,
# 中:心中。,诚:实际。
"形于外":会显露在外表上,
# 形:动词用法,暴露,显露。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 慎其独:独,指独处。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规行矩步。
"曾子曰":曾子说:“
# 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十目所视":一个人被众人注视,
"十手所指":被众人指责,
"其严乎":这是多么令人畏惧啊!”
# 其:通“岂”,难道不。
"富润屋":财富可以装饰房屋,
# 富润屋:“富润屋”二句:润,滋润,引申意为修饰、装饰。谓具有富贵可以使房屋华丽,具有道德足以修养身心。
"德润身":品德可以修养身心,
"心广体胖":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
# 心广体胖:胖,舒坦。安适舒泰。
"故君子必诚其意":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诚。
西汉经学家
戴圣(?~?),西汉经学家。字次君,祖籍梁国(今河南商丘)。汉宣帝时,戴圣被选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其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作品风格严谨,注重礼仪规范的阐述。
1. 分段赏析
第一段“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阐述了诚意的核心是不自欺。就像人本能地厌恶腐臭气味,喜爱美丽容颜一样,这种对善恶美丑的自然反应是发自内心且真实的,做到这样才能内心满足,也就是“自谦”。而君子正是因为追求这种真实的内心状态,所以在独处时也务必谨慎不苟,因为独处时最能考验一个人是否真的能做到不欺骗自己的内心,不做违背良知之事。第二段“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将小人与君子进行对比。小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肆意妄为、无恶不作;可一旦见到君子,就立刻躲躲闪闪,掩盖自己的恶行,装作善良的样子。但实际上,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和行为总会通过各种方式显露出来,就好像别人能看透自己的肺肝一样,这种伪装毫无益处。这就表明,内心真实的状态一定会在外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独处时更要坚守道德准则,做到慎独。第三段“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引用曾子的话,强调即使独处时,也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无数只手指在指责,告诫人们不可肆意妄为。财富可以让房屋变得华美,而高尚的品德则能润泽身心,使人内心宽广、身体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始终保持对道德的敬畏和坚守,不断修养自身品德。
上一篇: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下一篇:汉·曹植《妾薄命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