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今在灞陵西":我的故乡在灞陵的西边,
# 灞陵西:灞上,作者故居所在地。灞陵,古地名。本作“霸陵”。汉文帝陵。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江畔逢君醉不迷":如今在江畔遇见你,虽然喝醉却还没有迷糊。
"小弟邻庄尚渔猎":小弟在邻庄打鱼打猎,
"一封书寄数行啼":托你带去一封书信,字字句句都是我的眼泪啊。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在江畔相逢,虽醉却未迷失心智,又提及家乡小弟仍在邻庄渔猎,通过寄信一事,传达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内心的感伤 。
2. 分段赏析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首联点明情境。“故园今在灞陵西”,诗人先提及自己的故园位于灞陵之西,灞陵在古代常与离别相关联,这就为全诗奠定了离别的基调。“江畔逢君醉不迷”,描绘出在江畔与友人相逢的场景,“醉不迷”三字意味深长,一方面表明诗人与友人相逢,饮酒作乐,却又未完全沉醉,保持着清醒,因为即将面临离别;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即使有酒,也不想因醉而错过与友人相处的每一刻。此联通过地点和事件的叙述,自然地引出了送别这一主题,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颔联抒发情感。“小弟邻庄尚渔猎”,诗人提及自己的弟弟在邻庄以渔猎为生,展现出家庭生活的质朴,也透露出家境并不富裕。这一句看似简单的陈述,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无奈。“一封书寄数行啼”,诗人要托友人带一封家书回去,想到家中的情况,不禁泪流满面。“数行啼”直白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伤感,既有对弟弟生活的牵挂,也有自惭不能为家庭做出更多贡献的愧疚。这一联直抒胸臆,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自身的无奈与伤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 此盛唐中之似中唐者,亦自雄浑不同。《唐诗归》卷十一引谭元春:别李浦之京,只是托他寄书语耳,“不迷”二字可想其拳拳嘱咐之意。
明顾璘《批点唐诗正音》
# “小弟邻庄尚渔猎”,言其贫困跋扈,此又于书外寄嘱托之意也。
清黄牧村《唐诗笺注》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