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灞陵春岸":灞陵两岸芳草茂密,
# 灞陵: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柳烟深":在那柳深烟浓之处,
"满楼弦管":满楼丝竹悠悠奏响。
# 弦管:借代为音乐声。“弦管”又可称“丝竹”,古代弦乐器多以丝为弦,管乐器多以竹为管。
"一曲离声肠寸断":一支送别曲,让人肝肠寸断。
"今日送君千万":今日送君远行,
# 千万:指去程遥远,千里万里之外。又解:“千万”指情深意厚,千番嘱咐,万般叮咛。
"红缕玉盘金镂盏":红缕玉盘金镂盏。
# 金镂盏:刻有花纹的金杯。盏(展):小杯子。《方言》:“盏,杯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间或曰盏。,红缕:形容玉盘所盛菜肴的色红,细如丝。
"须劝":劝君,
# 须劝:“须劝”三句意思是极力劝酒,珍惜送别之情意,不必推辞酒满杯。此处,他本将“须劝珍重意”作为一句,按文意和音韵,应将“须劝”点断,“万”、“盏”、“劝”、“满”四字为韵脚,“万”、“劝”属去声愿韵,“盏”属上声产韵,“满”属上声愿韵,均为《词林正韵》第七部的字,诗词中,上去二声可以通押。
"珍重意":珍重这份离别的情意,
"莫辞满":不要推说不胜酒力。
"白马玉鞭金辔":白马已经配好了玉鞭和金辔,
"少年郎":少年郎,
"离别容易":又要轻易离开。
# 易:茅本作“昜”,误。,离别:毛本、四库本作“别离”。
"迢递去程千万里":去到千里迢迢的远方。
# 迢:全本作“迢”。
"惆怅异乡云水":想到你就要到那异乡的山水,
# 异乡:王辑本作“万重”。,惆怅:彊村本《金奁集》作“怊怅”。
"满酌一杯劝和泪":便满斟一杯,含着泪劝酒。
# 劝和泪:含着泪劝酒。劝:吴钞本作“欢”。
"须愧":受到如此深情相送而内心应有愧!
# 愧:吴钞本无此字。
"珍重意":为珍重情意,
"莫辞醉":不可推辞怕喝醉。
# 醉:吴钞本作“满”。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1. 分段赏析
上阕:“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开篇描绘出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芳草灞陵春岸”,灞陵是古代送别之地,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但芳草萋萋却暗示着离别的惆怅。“柳烟深”,柳树在古代象征着离别,烟雾笼罩着柳树林,更增添了一种朦胧、哀伤的氛围。“满楼弦管”,满楼传来的弦乐和管乐之声,看似热闹,实则在这离别之时,更衬托出人们内心的痛苦,以乐景衬哀情,强化了离别的哀伤之感。“一曲离声肠寸断”这一句直接抒发情感。“一曲离声”,点明了正在演奏离别的乐曲,“肠寸断”则夸张地表现出离别的痛苦之深,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送别者内心的悲痛欲绝,将离别的哀伤推向高潮。“今日送君千万,红缕玉盘金镂盏。须劝!珍重意,莫辞满”此句描写送别时的情景。“今日送君千万”,“千万”并非实数,而是表达送别时心中有千言万语、无尽的不舍。“红缕玉盘金镂盏”,描绘出宴会上的精致场景,红色的丝绳系着玉盘,还有金缕装饰的酒杯,显示出这场送别宴会的隆重,也从侧面反映出送别者对行者的重视。“须劝!珍重意,莫辞满”,劝人饮酒,实则是珍惜这离别前的相聚时光,饱含着送别者对行者的深情厚谊。下阕:“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着重刻画离别之人的形象。“白马玉鞭金辔”描绘出即将离去的少年形象,骑着白马,手持玉鞭,马缰绳是金制的,显示出少年的英俊潇洒。“离别容易”则表达出对离别的无奈,虽然少年意气风发,但离别依然让人感到惆怅。“迢递去程千万里。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进一步描写离别的情景。“迢递去程千万里”强调行程的遥远,“惆怅异乡云水”则体现出对友人异乡生活的担忧。“满酌一杯劝和泪”生动地描绘出送别时的悲痛之情,一边饮酒,一边落泪,将离别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须愧!珍重意,莫辞醉”最后三句深化主题。“须愧!”劝人应该感到愧疚,这种愧疚源于离别带来的伤感。“珍重意,莫辞醉”,再次强调要珍惜情谊,不要推辞一醉方休,以酒来缓解离别的痛苦,表现出送别者对行者的不舍与关怀。
# “劝和泪”三字未妥,意谓“和泪劝”,“劝”字失韵,故云。“须愧”句,语意不明。
现代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
上一篇:唐·刘昚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下一篇:唐·卢照邻《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