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行人长叹息":湘东的游子声声长叹,
# 叹息:叹气。,长:长长地。长久地。,行人:行路之人。,湘东:古郡名。三国吴置。今为湖南衡阳市地。
"十年离家归未得":十年漂泊归乡无期。
# 归未得:归还不得。未能归还得。,离家:离开家乡。
"弊裘羸马苦难行":披着破衣,骑着瘦马,步步艰难,
# 苦难行:苦于难以行走。,弊裘羸马:破旧的皮衣,瘦弱的马。喻家境贫困。弊裘:破旧的皮大氅。弊,通“敝”。破旧,破损。裘,毛皮衣。以毛为表的皮衣。羸马:疲劳消瘦的马匹。羸,瘦弱。
"僮仆饥寒少筋力":仆从饥寒交迫,早已气衰力疲。
# 少筋力:缺少筋骨之力。筋力,筋骨的力气。,饥寒:一作尽饥。饥饿和寒冷。,僮仆:书僮和奴仆。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你看那床头黄金散尽,
# 尽:用尽。穷尽。竭尽。,黄金:贵金属。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床头:床榻的端头或一端。指坐榻或床铺的旁边。,君不见:君子您看不见吗。
"壮士无颜色":堂堂壮士也黯然垂首。
# 无颜色:面色憔悴。颜色:容颜的色泽。,壮士:身强力壮之士。体健力大者。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龙蟠泥中未有云":蛟龙困在泥潭里,没有风云相助,
# 未有云:没有云彩。云:谚语:“云从龙,风从虎”。,泥中:泥土之中。,龙蟠:蛟龙盘曲在。蟠,屈曲,环绕,盘伏。
"不能生彼升天翼":纵有冲天的羽翼,又能向何处飞走?
# 升天翼:飞升天空的翅膀。,生彼:生出那。生出它的。彼,指龙。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分段赏析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湘东行人”点明漂泊者的身份,“长叹息”以动作开篇,奠定全诗沉郁基调。十年离乡与归家无望的对比,既写个体羁旅之愁,亦隐喻中唐藩镇割据、战乱频发下的百姓流徙之苦。时间跨度更是强化了无望感,白描叙事直击现实,为下文铺垫困顿基调。“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弊裘”、“羸马”以衣、马之衰朽象征物质匮乏;“僮仆饥寒”则从随从视角延伸,展现群体性生存危机。饥寒交迫与体力衰竭的细节,凸显旅途的极端艰辛。“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黄金尽”象征经济基础崩塌,暗喻科举无门或仕途失意;“壮士无颜色”以勇士失色的反差,揭示物质贫困对士人尊严的摧毁。此句将个人困境升华为士人群体的精神挫败。其中“君不见”的呼告句式增强控诉感,黄金与壮士的对比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坍塌,直指社会价值观的扭曲。“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龙蟠泥中”以蛟龙困于泥潭比喻人才被压抑的境遇,“未有云”暗指缺乏政治机遇或社会支持;“升天翼”则象征理想与才能的施展。全句借自然意象,抨击中唐官僚体系的僵化与寒门士子的怀才不遇。
# 文昌之《行路难》云: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清丽深婉,称情而出。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上一篇:唐·张籍《别离曲》
下一篇: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