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存富贵":精神的内涵丰富而典雅,
"始轻黄金":方能蔑视黄金般的炫耀。
"浓尽必枯":过于浓艳必然枯槁,
"浅者屡深":而淡妆真率反倒是一往情深。
"露余山青":露华滋润的山峰格外青翠,
"红杏在林":娇艳的红杏隐映在树林。
"月明华屋":华丽的屋舍须得月亮的清辉笼罩,
"画桥碧阴":锦绣画桥也得有碧水绿荫相衬。
"金尊酒满":让金樽中期满美酒,
"伴客弹琴":听丽人弹出悦耳的琴声。
"取之自足":写出此种佳境也就自感满足,
"良殚美襟":很能表现美好的胸襟。
# 殚:尽。,良:很能够。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1. 分段赏析
首四句中,“神存富贵,始轻黄金”点明黄金仅为形迹上的富贵象征,当精神达至富足境界,便自然轻视这类外在财富。“浓尽必枯”直指人为雕琢的绮丽,虽外表浓艳却内里空虚;“淡者屡深”则表明看似淡泊自然的创作,往往蕴含深层丰富的绮丽,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引),强调内在本质的重要性。中四句“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着力描绘天然绮丽之景:水边薄雾轻笼青山,林中红杏明艳夺目,月光洒照华屋,雕桥隐于绿荫。这些意象极其绮丽却浑然天成,毫无人工雕琢痕迹,尽显自然之美。后四句“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借隐居高士身处天然绮丽风光中的悠闲富贵生活,象征此等诗境。美酒待客、琴音相伴,如此情境可尽情抒发胸怀,令绮丽之精神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下一篇:唐·吕岩《霜天晓角·乾坤未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