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翅嫩如水":粉白的翅膀嫩得像水一样,
# 嫩:初生而柔弱。
"绕砌乍依风":绕着台阶时而随风轻扬。
# 乍:伸开,张开。,砌: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
"日高山露解":太阳升高山间露珠消散,
# 解:解除,消失。
"飞入菊花中":翩然飞入那菊花丛中徜徉。
# 菊:一作枣。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粉翅嫩如水”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粉翅”直接比作“水”。生动传递了翅膀的轻盈纤薄、柔嫩脆弱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之柔婉与短暂的怜惜。细节描写:“粉翅嫩如水,绕砌乍依风”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蝴蝶的形态与动态,同时传递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自然之趣的感悟。点染:“日高山露解,飞入菊花中”两句运用了点染手法,通过时间与场景的递进式刻画,既点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又渲染出晚蝶生命力的灵动与坚韧,表达了对生命顺应天时的哲思与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正衬:“绕砌乍依风”一句运用了正衬手法,通过描写蝴蝶轻盈绕阶、随风翩跹的动态,以风的柔缓衬托蝶的灵动,强化了晚蝶在秋日中的生命力与自由感,同时寄寓了诗人对自然之趣的沉醉与对生命韧性的礼赞。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粉翅嫩如水,绕砌乍依风”,以精细笔触描绘蝴蝶的形象和动作。“粉翅嫩如水”运用比喻手法,将蝶翅的粉嫩柔润比作清水,突出其细腻纯净的质感,展现出自然物象的清新美感。“绕砌乍依风”则描写蝴蝶围绕台阶翩跹飞舞、忽而停歇在微风中的姿态,动词“绕”和“依”刻画出轻盈灵动的特征,赋予蝶以生命的活力。全句语言简洁生动,捕捉瞬间动态,表达出对自然造物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日高山露解,飞入菊花中”,转向环境变化与蝴蝶行动的衔接。“日高山露解”写太阳升高,山间露水消解的过程,暗示时辰推移与天气晴朗,营造出一片开阔的景象;“飞入菊花中”则叙述蝴蝶融入花丛的画面,动词“飞入”强化动作的轻快。诗中借物寓情,烘托出春日或秋时的明媚氛围。
3. 作品点评
全诗语言清淡雅致,蝶翼翩跹之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上一篇:唐·李商隐《壬申七夕》
下一篇: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