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ūn
shān
rén

朝代:唐作者:储光羲浏览量:1
xīn
lín
èr
yuè
zhōu
huán
shuǐ
mǎn
qīng
jiāng
huā
mǎn
shān
jiè
wèn
yuán
yǐn
jūn
shí
shí
lái
wǎng
zhù
rén
jiān

译文

新林二月,独自乘舟归来,江水涨满清澈的江面,花儿开满了山。请问故乡隐居的贤士,是否常常在人间来来往往。

逐句剖析

"新林二月孤舟还":新林二月,独自乘舟归来,

"水满清江花满山":江水涨满清澈的江面,花儿开满了山。

"借问故园隐君子":请问故乡隐居的贤士,

# 隐君子:即孙山人。

"时时来往住人间":是否常常在人间来来往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孙山人》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绘二月归舟途中所见的盎然春景,清江涨水、山花烂漫,勾勒出明丽生动的自然画卷;后两句借询问故园隐士的行迹,点出山人虽隐却仍常涉足人间的特殊生活方式。全诗语言质朴流畅,以冲淡雅致的笔触,既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颂,又暗含对隐逸者未绝尘缘的含蓄观照,在清新明快的基调中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哲思,展现了盛唐田园诗派特有的风致与骨格奇老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储光羲(706?~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祖籍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开元进士,初任冯翊县尉,后转任安宜、下邽、汜水尉,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迫受伪职,乱平后自归朝廷请罪,后贬岭南。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在各种诗体中,其“独以五言古胜场”,但是有刻意学习陶渊明,力造古雅的倾向。殷璠评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明人辑存《储光羲诗集》5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新林二月孤舟还”:“新林”点明地点,“二月”交代时节,正值初春。诗人乘一叶孤舟归来,舟行缓缓,带着旅途的轻缓节奏。这一句简洁勾勒出春日里独舟返归的画面,既交代了行踪,又为后文描绘沿途春光做了自然的铺垫。“水满清江花满山”:写清江因春水上涨而充盈,江面澄澈;山间则是繁花盛放,各色花朵缀满枝头。山水相映,水的清碧与花的绚烂相互映衬,勾勒出春日里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让人直观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意与自然的活力。“借问故园隐君子”:笔锋一转,由景及人,诗人向故乡那位隐居的友人发问。“借问”二字带着自然的亲切感,仿佛随口提及,却直白流露出对这位“隐君子”的挂念,语气里满是熟稔与关切。“时时来往住人间”:承接上句的询问,关心友人是否常在尘世与隐居之所间往返。这句既透着对友人日常状态的好奇,也隐隐含着对隐居生活与世俗交往关系的浅淡思量,余味轻柔而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周常山曰:雅淡,自有风致。何景明曰:潇洒绝群。蒋一梅曰:心闲而语俊。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风味冲淡,在王、孟之间。

清宋民《唐风怀》

# 第二(按指第二句)伟丽。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骨格奇老。

明蒋一葵《唐诗直解》

# 既隐矣,后“住人间”,刺意具见。

明《唐诗训解》

# 钟云:画意(“水满清江”句下)。

明钟惺《唐诗归》

# 此讥山人之不深隐也。讽意含蓄。

明唐汝询《唐诗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嘉言《晦日宴高氏林亭》

下一篇:唐·常建《古意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