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醉无端寻旧约":凭借着醉意无缘无故去寻找旧日的约定,
"却怜惆怅转难胜":只是可惜心中的惆怅反而愈发难以承受。
# 难胜:难以禁受。,转:反而。,却怜:一作那令。
"静中楼阁深春雨":寂静之中,楼阁笼罩在深深的春雨里,
# 深春:一作春深。
"远处帘栊半夜灯":远处的帘栊透出半夜的灯光。
# 半夜:一作夜半。,帘栊:窗帘和窗牖。
"抱柱立时风细细":像尾生抱柱般站立时微风轻轻吹拂,
# 细细:轻和。
"绕廊行处思腾腾":在回廊间行走时思绪如翻腾的云雾。
# 腾腾:翻腾。
"分明窗下闻裁剪":仿佛清晰地听到窗下传来裁剪的声音,
# 剪:一作翦。
"敲遍阑干唤不应":敲遍阑干呼唤却没有人应答。
# 阑干:栏干。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点明诗人带着醉意无端去寻找旧约之人,可随之而来的却是难以承受的惆怅,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展现出诗人内心因思念旧人而产生的复杂情绪。颔联“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栊半夜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凄清的画面。春雨中静谧的楼阁,深夜远处帘栊透出的灯光,以景衬情,营造出孤独、寂寞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对旧人所在之处的凝望与思念。颈联“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通过“抱柱立”“绕廊行”的动作描写,细腻地展现出诗人因思念而徘徊的状态。“风细细”“思腾腾”,将环境与思绪相结合,风的轻柔与思绪的翻腾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尾联“分明窗下闻裁剪,敲遍阑干唤不应”,诗人仿佛听到窗下传来裁剪的声音,急切地敲遍阑干呼唤,却得不到回应,以这一极具画面感的场景结尾,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旧人无法相见的失落与痛苦。
# 此诗方有味而不及乎猥。
元方回《瀛奎律髓》
# 《倚醉》诗曰:“倚醉无端寻旧约……”昭宗在凤翔,制于李茂贞,使赵国夫人伺学士院二使不在,亟召韩偓、姚洎,窃见之于土门外。执手相泣。观此情事,必是义曾召偓而为事所阻,故有“寻旧约”之语。下文则叙立伺机会之情景也。
清吴乔《围炉诗话》
# 有景,有情,有味(“静中楼阁”联下)。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冯舒:如此诗设景言情,几入神矣,正不病其猥亵。若忌揋亵,则亦更无可加。冯班:第三联亦未雅。纪昀:三四空中淡写,何尝不有馀于情?虚谷讥致尧《五更》诗太猥亵,未为不是。冯氏乃曰不猥亵不尽兴,何哉?赵熙:淡写有味。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上一篇:唐·韩偓《三月》
下一篇:唐·吴融《富春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