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千茎雪":两鬓斑白如千根白发,
# 雪:一作白。
"他乡一树花":身处他乡却看到一树盛开的花。
"今朝与君醉":今天和你(卫象)一起畅饮而醉,
"忘却在长沙":暂时忘却了自己被贬谪在长沙的境遇。
唐代诗人
司空曙(720?~790?),唐代诗人。字文明,一说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一说今北京西)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赴京应试不第,安史乱中避地南方,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累官左拾遗。其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或寄意幽远,或直抒哀愁,风格婉雅闲淡,语近性情,长于五律。司空曙还有不少赠别、交游的作品,工于造句,深于述情,名篇有七绝《江村即事》。代表作品有《田家》《喜外弟卢纶见宿》。著有《司空文明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衰鬓千茎雪”以白描手法直入衰老之叹。“衰鬓”点明鬓发斑白,“千茎雪”以雪喻白发,既写出鬓发之白,更以“千茎”的数量强调苍老之态:每一根白发都似雪落,触目皆是岁月的痕迹。此句看似平淡,却暗含时光无情、人生易老的怅惘。次句“他乡一树花”转向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他乡”二字点明客居身份,“一树花”则是眼前鲜活的春景:或许是枝头初绽的桃花、杏花,或许是不知名的野花,在异乡的土地上肆意绽放。花的明艳与鬓发的斑白、客居的孤寂与自然的生机相互映照,既衬出诗人的孤独,又暗藏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第三句“今朝与君醉”笔锋一转,写与友人共饮的场景。“今朝”强调当下的即时性,“与君醉”则以“醉”字传递出借酒消愁的意味:或许因衰老而悲,因他乡而寂,唯有与友人畅饮,方能暂忘烦忧。此句看似随意,实则是对前两句意绪的承接与转折,将低沉的情感暂时托起。末句“忘却在长沙”收束全诗,余韵悠长。“长沙”或指代诗人客居的偏远之地(唐代文人常以“长沙”代指贬谪之所),或泛指南方异乡。一个“忘”字,道尽情态:因醉意朦胧,连自己身处何方都模糊了;因友人的陪伴,连岁月的沉重都暂且放下。这种“忘却”并非彻底释然,而是苦中作乐的自我宽解,更显现实的无奈与友情的珍贵。
# 便胜仲文《伤秋》之作,为其宛转耳。
明顾璘《批点唐音》
下一篇:唐·孟郊《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