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tíng

朝代:唐作者:李世民浏览量:1
lán
xūn
gōng
xīn
ruǐ
bàn
zhuāng
cóng
hán
qīng
zhòng
xiāng
yǐn
lái
fēng
shù
nóng
shū
yíng
huā
hóng
hái
dāng
xíng
fǎng
仿
yǐn
yáo
kōng

译文

兰草熏发的香气飘散宫中,新绽的花蕊正装扮了树丛。美丽的色彩被云雾所笼罩,淡淡的清香在微风中飘荡。雾拂树枝舒展斑斑碧色浓,气萦花朵轻掩点点粉妆红。只当是重雾里间杂零星雨,又仿佛众花神隐藏在远空。

逐句剖析

"兰气已熏宫":兰草熏发的香气飘散宫中,

# 兰:即“泽兰”,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新蕊半妆丛":新绽的花蕊正装扮了树丛。

# 丛:指花从。,半:大片。,新蕊:新盛开的花蕊。

"色含轻重雾":美丽的色彩被云雾所笼罩,

"香引去来风":淡淡的清香在微风中飘荡。

"拂树浓舒碧":雾拂树枝舒展斑斑碧色浓,

# 舒:散。

"萦花薄蔽红":气萦花朵轻掩点点粉妆红。

# 萦:围绕。

"还当杂行雨":只当是重雾里间杂零星雨,

"仿佛隐遥空":又仿佛众花神隐藏在远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花庭雾》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咏景律诗。描绘了宫廷花园中雾气弥漫的景象,新蕊在花丛中若隐若现。雾气笼罩下,花色因雾的轻重而变化,花香引动着来去的风。雾拂过树木,使树色更显浓郁,萦绕花朵,又略微遮蔽花色。诗人将雾景与行雨相联系,仿佛雾隐藏于遥远天空,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宫廷花庭雾景图,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宫廷花园里,兰花香气熏染宫殿,新蕊点缀花丛。雾气中,花色受雾的浓淡影响而呈现不同色调,花香引得风来回吹拂。雾拂过树木,使树木的绿色更显浓郁,萦绕花朵时,又略微遮蔽了花朵的红色。诗人联想到雾如同夹杂着行雨,仿佛隐藏在遥远的天空中。通过细腻描写,营造出花庭雾景的绮丽氛围,表达了对宫廷花庭雾景的赞美。

2. 分段赏析

《赋得花庭雾》首联:“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诗人开篇描绘宫廷花园中兰花香气弥漫宫殿,新蕊在花丛中半隐半现,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花香四溢、花卉初绽的宫廷花园场景,为下文描写雾景做铺垫。颔联:“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进一步描写雾中的花景,花色因雾的轻重而呈现不同效果,同时花香吸引着风的吹拂。这两句将雾、花、风巧妙结合,从视觉和嗅觉的联动上,突出花庭雾景的独特魅力。颈联:“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具体刻画雾与树、花的互动。雾拂过树木,让树木的绿色更加浓郁地舒展开来;雾萦绕花朵,轻微地遮蔽了花朵的红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雾给花和树带来的朦胧美感。尾联:“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诗人发挥想象,将雾景与行雨联系起来,觉得雾仿佛夹杂着行雨,隐隐约约隐藏在遥远的天空中,使雾景的描绘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同时也升华了诗歌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孝孙《咏笛》

下一篇:唐·孟郊《审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