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生遥岸隐":烟雾在远处的江岸升起,将那边的景物隐没不见,
"月落半崖阴":月亮渐渐西沉,半边山崖笼罩在朦胧的阴影里。
"连山惊鸟乱":连绵的群山中,受惊的鸟儿四处纷飞,
"隔岫断猿吟":隔着重重山峦,传来猿猴断断续续的哀啼。
# 岫:峰峦。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景物诗,介绍了秋夜山间的景象,诗中通过这些秋夜山景的细节,传递出幽寂苍凉的氛围,也暗含着征人归程中的深沉心绪。
2. 分段赏析
首句“烟生遥岸隐”写远处河岸的景象:轻烟缓缓升起,逐渐笼罩对岸,使得原本清晰的景物变得模糊难辨。“生”字写出烟雾升腾的动态,“隐”字则点明因烟起而岸景难见的结果,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卷。次句“月落半崖阴”转向时间与光影的变化:月亮西沉,山崖的一半沉浸在月光中,另一半则被阴影笼罩。“落”字暗合秋夜渐深的时序,“半崖阴”以明暗对比,让画面更具层次,既有月光的清辉,又有山岩的幽暗,静谧中透出几分清冷。第三句“连山惊鸟乱”由静转动:连绵的山峦间,本应栖息的鸟儿突然受惊,扑棱着翅膀四处纷飞。“惊”字暗示山夜中潜藏的细微动静,“乱”字则以鸟群的慌乱,衬出山夜的寂静,唯其极静,一点声响才显得格外突兀。末句“隔岫断猿吟”继续渲染秋夜的凄清:隔着重重山峦,传来猿猴断断续续的啼鸣。“断”字既写猿声因山阻而时断时续,也暗合秋夜的萧瑟。猿鸣本就自带哀婉之意,在这空寂的山谷中更显悠长,仿佛将秋夜的凉意与孤寂,都融入了这若有若无的啼声里。
上一篇:唐·齐己《题梁贤巽公房》
下一篇:唐·卢照邻《大剑送别刘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