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fēng
yún

朝代:唐作者:李世民浏览量:2
cuì
lóu
hán
xiǎo
lián
fēng
dài
wǎn
yún
yán
jīn
zhī
chù
shí
fēn
héng
tiān
jié
zhèn
yǐng
zhú
chuī
luó
wén
fēi
yáng
tái
xià
kōng
jiāng
huò
chǔ
jūn

译文

翠色的楼阁笼罩着清晨的雾气,莲花般的山峰萦绕着傍晚的云彩。如玉般的叶子依傍着岩石聚集,似金的枝条触碰岩石而分开。云彩在天空中排列成阵,随着风飘动泛起如罗纹般的波纹。这里的云不再是阳台下的云,不会白白地迷惑楚王。

逐句剖析

"翠楼含晓雾":翠色的楼阁笼罩着清晨的雾气,

"莲峰带晚云":莲花般的山峰萦绕着傍晚的云彩。

"玉叶依岩聚":如玉般的叶子依傍着岩石聚集,

"金枝触石分":似金的枝条触碰岩石而分开。

"横天结阵影":云彩在天空中排列成阵,

"逐吹起罗文":随着风飘动泛起如罗纹般的波纹。

"非复阳台下":这里的云不再是阳台下的云,

"空将惑楚君":不会白白地迷惑楚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含峰云》是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翠楼笼罩着晓雾,莲峰映衬着晚云的景色,又刻画了如玉般的树叶依岩聚集,似金的枝条触石分开的画面,还描写了云横天际、随风起纹的动态。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比喻,“玉叶”“金枝”将树叶、枝条形象生动地展现;通过细腻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勾勒出云与周围景物的形态,动静结合。分段层层推进,从楼、峰、叶、枝等静态景物描写,到云的动态描绘。该诗展现了李世民诗歌的大气与华丽,体现其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艺术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首联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清晨与傍晚的不同景致。“翠楼含晓雾”,一个“含”字,将翠楼与晓雾的关系表现得生动形象,仿佛翠楼温柔地包裹着晓雾,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莲峰带晚云”,“带”字写出莲峰与晚云相互映衬的状态,展现出傍晚山峰在云霭笼罩下的优美轮廓。此联对仗工整,用词精妙,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全诗奠定了写景的基调,语言风格华丽而典雅。“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将树叶比作玉叶,枝条比作金枝,生动地描绘出树叶聚集在岩石旁、枝条触碰石头而分开的画面。“依”和“触”两个动词,赋予景物以动态感,使静态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进一步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美妙与生机,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颈联描写云的动态。“横天结阵影”,描绘出云在天空中排列成阵的壮观景象,展现出云的气势;“逐吹起罗文”,“逐”字生动地写出云随着风飘动,如同水面泛起罗纹般的动态美。这两句通过对云的动态描写,使诗歌更具灵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非复阳台下,空将惑楚君。”:尾联运用典故,以宋玉《高唐赋》中楚王与神女在阳台相会的故事为背景,表明此处之云并非是迷惑楚王的云,暗示此云是真实自然之景,而非虚幻的神异之物。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在结尾处巧妙地收束,使诗歌在写景之余,增添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窦庠《金山寺》

下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