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zhōng
shān

朝代:唐作者:李世民浏览量:3
chū
liáo
yáng
wàn
zhuǎn
cháng
duì
liù
lín
róng
zhèn
zhāng
zhǎn
jīng
chéng
hǎi
juǎn
sǎo
sāng
lán
yíng
cuì
jīn
lái
guì
rǎn
fāng
yún
zhī
suì
bīng
jìng
shàng
cháo
guāng
huí
shǒu
cháng
ān
dào
fāng
huān
yàn
bǎi
liáng

译文

驾驭着战马离开辽阳,万里行军旌旗随风飘展。面对敌军施展六种奇谋,临战之际布下八阵图式。斩杀巨鲸澄清碧蓝海洋,驱散迷雾横扫扶桑之地。昔日离去时兰花翠叶萦绕,今日归来时桂花香气弥漫。云中灵芝轻拂零碎叶片,冰面如镜映照清晨曙光。回望通往长安的大道,此刻正欢庆于柏梁台宴席。

逐句剖析

"驱马出辽阳":驾驭着战马离开辽阳,

"万里转旂常":万里行军旌旗随风飘展。

"对敌六奇举":面对敌军施展六种奇谋,

# 六奇:指汉陈平为高祖刘邦所谋画的六奇计。后因以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临戎八阵张":临战之际布下八阵图式。

# 八阵:原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八种最基本的阵法。这里指代作者的战争手段。

"斩鲸澄碧海":斩杀巨鲸澄清碧蓝海洋,

# 斩鲸澄碧海:两句:鲸是一种巨大凶猛的动物,古代一般用来形容奸险的敌人。斩鲸卷雾,自然是作者消灭敌酋取得胜利。

"卷雾扫扶桑":驱散迷雾横扫扶桑之地。

# 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这里指代东方地区。

"昔去兰萦翠":昔日离去时兰花翠叶萦绕,

# 昔去兰萦翠:两句:有个短语叫“春兰秋菊”,这里指代春天和秋天,点明了作者出征的时间。

"今来桂染芳":今日归来时桂花香气弥漫。

"云芝浮碎叶":云中灵芝轻拂零碎叶片,

# 云芝:即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但结合上下句,这里应该理解为染霜的植被。

"冰镜上朝光":冰面如镜映照清晨曙光。

# 朝光:早晨的阳光。,冰镜:河水结冰,光亮如镜。

"回首长安道":回望通往长安的大道,

# 回首长安道:两句:这首诗是一首典型庆功诗。作者打了胜仗,自然要吹嘘一下自己的赫赫武功,更要在胜利之后大摆筵宴,其实这首诗正是在宴会上所作。

"方欢宴柏梁":此刻正欢庆于柏梁台宴席。

# 宴柏:汉代有柏梁台,后用柏梁代指宫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宴中山》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围绕征战历程展开,前半部分化用“六奇举”“八阵张”等兵法典故,铺陈军事谋略的精妙;又以“斩鲸澄碧海”的比喻,彰显平定外敌的赫赫功绩。后半段则借“兰萦翠”“桂染芳”暗写季节流转,再绘“云芝浮碎叶”等战后清朗景致,末句“方欢宴柏梁”呼应诗题,点出庆功的核心主题。其用韵依循初唐音系,“阳”“常”“张”“桑”“芳”“光”“梁”等阳部韵字构成平声韵脚,格律严整,体现了五言排律对仗精工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庆功诗。通过从出征的壮阔、征战的智勇、胜利的豪情,到归来的喜悦、宴饮的欢畅,层层递进,始终贯穿着帝王的雄才大略与平定天下后的开阔胸襟。

2. 写作手法

用典:“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句,巧用“柏梁”典故,典故原指汉武帝在柏梁台设宴,与群臣联句赋诗,后世以“柏梁宴”代指君臣欢聚、庆贺功成的场景,作者在诗中用“宴柏梁”呼应前文语境,将当下的欢宴比作汉武帝时期的柏梁台之宴,借历史上君臣共庆的典故,凸显此时欢庆功成的氛围,强化诗歌中对军政成就的赞颂意味。

3. 分段赏析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写大军从辽阳出发,旌旗在万里征途上不断流转。开篇点出征战的壮阔背景,“驱马”“万里”凸显行军的遥远与艰辛,“转旂常”(军中旗帜)则暗示战事的持续与军队的动态,字里行间透露出帝王亲征的雄迈气概与肩负的军事重任,奠定全诗雄浑的基调。“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面对敌军时,频频使出精妙的军事谋略(六奇),临战之际布下严整的八阵图。引用“六奇”(汉代陈平的奇计,代指高明谋略)典故,展现对军事指挥的自信与从容。“举”“张”二字动感强烈,既赞军队战术娴熟,也流露身为统帅的运筹帷幄之感,传递出对战事胸有成竹的豪迈。“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斩杀巨鲸使碧海澄清,驱散迷雾扫平扶桑(代指敌方势力)。以“斩鲸”“卷雾”为喻,夸张地描绘征战的胜利成果,“澄碧海”“扫扶桑”凸显平定战乱、廓清宇内的宏大愿景,充满荡平敌寇、安定天下的壮志豪情。“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昔日出征时,兰草萦绕着翠绿;如今归来,桂花沾染着芬芳。通过“昔去”与“今来”的对比,以兰、桂的意象暗示时光流转与征战的往返。兰翠桂芳既写实景(季节变换),也隐喻征战归来的顺遂与荣耀,暗含胜利后的轻松与喜悦。“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云气中的灵芝浮动着细碎的叶影,如冰的明镜映照着早晨的阳光;回望通往长安的道路,正适合在柏梁台设宴欢庆。前两句以“云芝”“冰镜”“朝光”等清丽意象,描绘战后清朗明媚的景象,烘托喜悦氛围;后两句引用“柏梁”(汉代宫殿,常为君臣宴饮赋诗之地)典故,点出“宴中山”的题旨,既表达对胜利的欢庆,也流露对返回长安、与群臣共享太平的期盼,收束于功成后的豪迈与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发端州初入西江》

下一篇:唐·殷文圭《寄贺杜荀鹤及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