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chūn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zhòu
jìng
lián
shū
yàn
pín
shuāng
shuāng
dòu
què
dòng
jiē
chén
chái
fēi
suí
fēng
yǎn
luò
jìn
xián
huā
jiàn
rén

译文

白昼静谧,帘幕稀疏,燕子频频低语,成对的雀鸟在阶前嬉斗,扬起阵阵轻尘。暮色渐深,柴门随风轻轻掩合,闲花凋零殆尽,却不见赏花人的踪影。

逐句剖析

"昼静帘疏燕语频":白昼静谧,帘幕稀疏,燕子频频低语,

# 燕语:燕子的呜叫。

"双双斗雀动阶尘":成对的雀鸟在阶前嬉斗,扬起阵阵轻尘。

# 斗雀:嬉闹的麻雀。

"柴扉日暮随风掩":暮色渐深,柴门随风轻轻掩合,

# 柴扉:柴门,有时也喻指贫寒的家园。

"落尽闲花不见人":闲花凋零殆尽,却不见赏花人的踪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春》是唐代元稹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燕子呢喃穿透疏帘、厚重阶尘留下鸟雀寂寞足印、落花满地、飘零于柴门受风吹声。空洞中有无奈,无奈中又有一种高雅的凄清。通过白昼至日暮的时间流动,描绘了晚春景物的细微变化。燕语、斗雀的动态与柴扉掩合、闲花落尽的静态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又暗含人迹寥落的孤寂。元稹以简淡的语言,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体现了中唐诗歌含蓄深沉的美学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以“静”与“频”的对比,勾勒出春日午后的宁静氛围。稀疏的帘幕暗示无人打扰,而频繁的燕语则增添了动态的生机,暗含时光流逝的动感。次句通过“斗雀动尘”的细节,展现自然生灵的活泼场景。雀鸟的争斗与尘土的飞扬,既生动又暗含热闹与孤寂的对比,暗示人迹罕至后的自然喧闹。第三句以“柴扉”象征简朴的田园生活,“日暮”点明时间推移,风掩柴门的意象透露出一种不经意的萧瑟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末句以“落尽闲花”呼应晚春主题,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不见人”则强化了全诗的孤寂氛围,映射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人生孤寂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示弟》

下一篇:唐·白居易《白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