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
·
yún
zhuì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yún
zhuì
fèng
chāi
chuí
zhuì
chāi
chuí
zhěn
hán
fěi
cuì
píng
shēn
yuè
luò
lòu
shuō
jìn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liǎng
xīn
zhī

译文

如云的发髻向下低垂,凤形的发钗也垂落着。发髻和发钗垂落显示出无力的样子,斜靠着枕匣。翡翠屏风幽深,月亮已经落下,漏声缓缓传来。说尽了人间到天上的话语,只有两人心里知晓。

逐句剖析

"云髻坠":如云的发髻向下低垂,

# 坠:一作堕。《历代诗余》云髻坠作云鬓坠;明万历温博《花间集补》本作队,雪本作堕。,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

"凤钗垂":凤形的发钗也垂落着。

# 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

"髻坠钗垂无力":发髻和发钗垂落显示出无力的样子,

"枕函欹":斜靠着枕匣。

# 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

"翡翠屏深月落":翡翠屏风幽深,月亮已经落下,

#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

"漏依依":漏声缓缓传来。

# 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依依,留恋不舍。

"说尽人间天上":说尽了人间到天上的话语,

# 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说尽人间天上。

"两心知":只有两人心里知晓。

# 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帝乡·云髻坠》是唐代韦庄创作的词。该词围绕闺中女子的相思愁绪铺陈,也有学者指出,其调名或暗藏思唐之情。开篇以女子发髻歪斜、钗饰低垂,慵懒倚枕的姿态入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她心中万千愁绪萦绕的模样;“翡翠”两句聚焦深夜场景,在漫长的漏声、沉落的月色与昏暗的屏风衬托下,将女子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的煎熬刻画得淋漓尽致;末尾两句点明相思缘由,“说尽”一词,贯穿始终,足见女子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眷恋,以及情定终身的坚定。全词风格清新雅致、疏朗简约,神韵与民歌相近,情感炽热纯粹,以率真笔触直抒胸臆,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黄巢之乱后,韦庄两次踏入蜀地。他的才学深受王建赏识,遂择居成都。王建建国称帝后,韦庄仕途顺遂,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之位。在他的治理下,蜀地呈现出小康之态,这也让韦庄有余力投身文艺创作。据《古今词话》记载:韦庄有一宠姬,姿容绝美,且擅长诗词文翰。王建听闻后,借口让其教导宫女作词,强行将她夺走。在韦庄的词作里,不少篇章都与这段经历相关,字里行间满是他的深情与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发髻、凤钗垂落,无力倚靠着枕函的模样,生动地勾勒出女子慵懒的形象,营造出慵懒哀怨的氛围。通过描写翡翠屏深、月落漏声,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出闺房的寂静与冷清。最后表达出女子心中那说尽人间天上,唯有两心相知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通过对女子云髻、凤钗以及斜靠枕函姿态的细节刻画,生动展现出女子的慵懒与无力,侧面反映出她内心的愁绪。借景抒情:“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描绘翡翠屏风、月落时分和缓慢的漏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借此抒发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思念。

3. 分段赏析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开篇通过描写女子发髻和凤钗的状态,以及枕头的倾斜,生动地勾勒出女子慵懒的形象。这种形象暗示出女子可能因思念而情绪低落,没有心思打理自己,从外在形象反映出内在的情感状态。“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这两句描绘出室内深夜的环境氛围。“翡翠屏深”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月落”表示夜深,“漏依依”则通过漏声的缓缓传来,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也烘托出女子在深夜里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结尾两句是全词情感的升华。表明女子和爱人之间心灵相通,虽然可能面临分离或者其他困难,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对彼此的思念是深刻而真挚的,这种情感跨越了人间天上的界限,在彼此心中都能深刻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调寄《思帝乡》,当是思唐之作,而托为绮词。身既相蜀,焉能求谅于故君?结句言此心终不忘唐,犹李陵降胡,未能忘汉也。

近代俞陛云《五代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下一篇:唐·王维《终南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