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tiān
zhōu
wēi
zhī
shī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zhī
jūn
àn
西
jiāng
àn
xián
shī
dào
míng
jīn
tōng
zhōu
hái
shuì
mǎn
shān
fēng
juān
shēng

译文

我知道你在西江岸边悄然停泊,正读着我的那些闲诗,怕是要一直读到天明。今夜我在通州也难以入眠,只听到满山的风雨声和杜鹃的悲啼声。

逐句剖析

"知君暗泊西江岸":我知道你在西江岸边悄然停泊,

"读我闲诗欲到明":正读着我的那些闲诗,怕是要一直读到天明。

"今夜通州还不睡":今夜我在通州也难以入眠,

"满山风雨杜鹃声":只听到满山的风雨声和杜鹃的悲啼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与友人白居易(乐天)之间的情谊展开,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两人跨越空间的情感共鸣。诗的前两句“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描绘出友人白居易在西江岸停泊,专注阅读自己诗作直至天明的画面,体现出白居易对元稹诗作的喜爱。后两句“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则回到现实,点明自己身处通州,因思念友人等原因难以入眠,且满山风雨中杜鹃哀啼,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此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想象之景与现实之情巧妙融合,情景交融,生动地表达了元稹与白居易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寂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酬答友情诗。诗歌展现了友人舟泊夜读与自己通州难眠的两个场景,通过刻画友人读诗至明、自己听闻满山风雨杜鹃声两个瞬间,营造了一个孤寂且饱含思念之情的境界。诗中既有对友人专注阅读自己诗作的想象,又有自身身处异地难以入眠、被风雨杜鹃声所扰的实景描写,虚实结合,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思念之情表现得深沉而动人。

2. 分段赏析

首联“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此联为诗人想象之景。“知君”二字点明这是诗人的心理活动,仿佛亲眼看到友人白居易在西江岸边的情景。“暗泊”营造出一种静谧、孤寂的氛围,描绘出舟船在夜晚悄然停泊的画面。“读我闲诗欲到明”则体现出白居易对元稹诗作的痴迷,一直读到天明。“闲诗”一词看似自谦,实则饱含着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以及对友人能如此专注阅读的欣慰,从侧面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颔联“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此联回到诗人自身所处的情境。“今夜通州还不睡”直接点明诗人此时在通州且难以入眠,与首联中想象白居易夜读形成呼应,暗示两人虽身处异地,却都在同一时间因某种情感而无法安睡。“满山风雨杜鹃声”描绘出通州夜晚的景象,风雨交加,杜鹃啼鸣。杜鹃的叫声往往带有哀伤、凄凉的意味,风雨声与杜鹃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嘈杂而又凄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昆仑使者》

下一篇:唐·元稹《春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