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bié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yōu
fāng
běn
wèi
lán​
jūn
huì
huā
cán
hàn
qiū
yuǎn
guān
shān
shì
nán
yún
píng
liú
fěn
fēng
huǎng
yǐn
xiāng
lán
cháng
duàn
huí
wén
jǐn
chūn
shēn
kàn

译文

幽香的花草原本并未凋谢,你离去后蕙花却已然凋零。​银河边七夕相会的日子还很遥远,关山阻隔,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云母屏风上还留存着粉絮般的痕迹,风中的帷幔引来阵阵兰草的芳香。​看到那写满回文诗的锦缎令人肝肠寸断,暮春时节,我只能独自对着它凝望。

逐句剖析

"幽芳本未阑":幽香的花草原本并未凋谢,

"君去蕙花残":你离去后蕙花却已然凋零。

"河汉秋期远":​银河边七夕相会的日子还很遥远,

"关山世路难":关山阻隔,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

"云屏留粉絮":​云母屏风上还留存着粉絮般的痕迹,

"风幌引香兰":风中的帷幔引来阵阵兰草的芳香。​

"肠断回文锦":看到那写满回文诗的锦缎令人肝肠寸断,

"春深独自看":暮春时节,我只能独自对着它凝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别》是中唐元稹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离别展开,首联写幽香的花草原本并未凋谢,你离去后蕙花却已然凋零。颔联写银河边七夕相会的日子还很遥远,关山阻隔,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颈联写云母屏风上还留存着粉絮般的痕迹,风中的帷幔引来阵阵兰草的芳香。尾联写看到那写满回文诗的锦缎令人肝肠寸断,暮春时节,我只能独自对着它凝望。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用典等手法,语言含蓄,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别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别》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800年的中唐时期,创作地点是如今的山西省。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目睹这般境况,借春日离别的题材,抒发了对自身人生遭遇的万千感慨。诗中“关山世路难”这一充满叹息的句子,也映照着中唐时期文人们共有的迷茫与困顿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离别诗。它介绍了幽芳、蕙花、河汉、关山、云屏、风幌、回文锦等景象,借这些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2. 写作手法

象征:“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此句中,“蕙花残”,蕙兰在对方离去后凋零,以草木的衰败象征美好时光的消逝,寄托了离别带来的失落与伤感。​“河汉秋期远”中“河汉”,遥远的银河与迟迟未到的秋期,象征着离别后归期的渺茫,含蓄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与相见之难的无奈。用典:“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中“回文锦”化用苏蕙织回文锦寄夫的典故,相传十六国时期的才女苏蕙,其丈夫窦滔被贬后,她织出一幅有八百余字的回文锦,锦中文字无论正读、反读都能成诗,以此寄托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元稹直接引用“回文锦”这一典故。诗人看到回文锦,自然联想到苏蕙借锦传情的故事,将自己此刻的思念之情与典故中苏蕙的深情相融合。通过这一典故,无需过多笔墨,便将内心浓烈而绵长的相思愁绪生动展现出来,让“肠断”的情感更具感染力,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离别后相思的深沉与苦楚。

3. 分段赏析

首联“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幽香的花草原本并未凋谢,你离去后蕙花却已然凋零。以花草的变化起兴,“幽芳未阑”与“蕙花残”形成对比,借景抒情,抒发离别的伤感,一个“残”字,将离别的愁绪具象化。颔联“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银河边七夕相会的日子还很遥远,关山阻隔,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运用对仗手法,“河汉秋期远”暗喻相聚之难,“关山世路难”则直言人生的坎坷,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颈联“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云母屏风上还留存着粉絮般的痕迹,风中的帷幔引来阵阵兰草的芳香。描绘出室内的景象,“留粉絮”“引香兰”细节生动,既写出环境的清幽,又暗含对往昔的回忆,更添离别的惆怅。尾联“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看到那写满回文诗的锦缎令人肝肠寸断,暮春时节,我只能独自对着它凝望。运用苏蕙织回文锦寄夫的典故(用典),“肠断”直接抒发情感,“春深独自看”则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深化了相思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下一篇:唐·白居易《感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