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欲往":潇洒自然地随心而往,
"矫矫不群":矫健勇武不与凡俗同群。
"缑山之鹤":犹如猴山上的仙鹤,
# 缑山之鹤:《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乘白鹤驻缑山岭以谢时人。后人因此称太子之驾为鹤驾,太子所居为鹤居。又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鹤驾为仙人或得道之士。
"华顶之云":华山顶上的白云。
# 华顶之云:浙江天台山主峰华顶云海变幻莫测,蔚为奇观、其西峰归云洞之云更奇。波涛汹涌间,顷刻归洞,无影无踪。
"高人画中":隐逸高士的画中,
"令色絪缊":美好的气色摩荡蒸腾。
# 絪缊: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御风蓬叶":他驾着一片蓬叶,莲叶随风,
# 御风:乘风而行。
"泛彼无垠":飘浮于碧波万顷。
"如不可执":飘逸得不可把握,
"如将有闻":但却可以得其精神。
"识者已领":有见识的人已经领悟,
"期之愈分":勉强追求总不会如愿称心。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1. 分段赏析
“落落欲往”描绘出一种洒脱、超脱的姿态,仿佛要远离尘世;“矫矫不群”则强调其卓异不凡,不与世俗同流。“缑山之鹤,华顶之云”进一步以具体意象深化这种感觉,缑山的仙鹤、华山顶上的白云,都是超凡脱俗之物,营造出高远、空灵的意境,奠定了“飘逸”的基调。“高人画中,令色絪缊”刻画了画中高人的形象,其气质美好、气象氤氲,体现出一种内在的飘逸神韵。“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则是将这种飘逸具象化,如同驾驭着蓬叶、乘风而行于浩瀚无垠的空间,生动展现出自由、逍遥、无拘无束的飘逸之态。“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这几句从对“飘逸”境界的感悟角度展开。“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表明这种境界难以捉摸,似有若无,不能用具体的方式去把握,却又能让人有所感知。“识者已领,期之愈分”则指出只有真正领悟之人才能体会其中奥妙,若刻意去追求、界定,反而会离这种境界更远,深化了对“飘逸”风格的理解。
#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宋姜夔
上一篇:唐·罗隐《东归别常修》
下一篇:唐·刘兼《长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