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月三更断":云在三更时分捧起月亮,而后又将其隔断,
"藏星七夕明":七夕之夜,云朵藏起了星星,使得星星时隐时现,格外明亮。
"才闻飘迥路":刚刚听到云在遥远的路上飘荡的声音,
"旋见隔重城":转眼间却看到它已隔在重重城池之外。
"潭暮随龙起":傍晚时云随着龙从深潭中升起,
"河秋压雁声":秋天的河上云似乎压过了大雁的叫声。
"只应惟宋玉":恐怕只有宋玉那样的人,
"知是楚神名":才知道这云有着楚神般的神秘名字和意味吧。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对偶:如“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等,对仗工整,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用典:“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引用宋玉和楚神的典故,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动静结合:“潭暮随龙起”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随龙从深潭中腾起的动态画面,“河秋压雁声”刻画了秋日天空中阴云密布仿佛压着雁声的静态场景,一动一静,相互映衬,使云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2. 分段赏析
《咏云》首联开篇写云在三更时分仿佛捧着月亮,而在七夕时又能遮蔽星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特定设置,突出云的动态变化和神奇。颔联写云刚刚还在遥远的路上飘荡,转眼间又出现在重城之隔的地方,强调云的飘忽不定。颈联描写傍晚时云随龙从深潭中升起,秋天的河上云似乎压过了大雁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云的气势和氛围。尾联借宋玉知楚地云神之典,暗示云如同楚神一般神秘,只有宋玉这样的人才知晓其名,给云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使诗歌有余韵。
上一篇:唐·裴夷直《水亭》
下一篇:唐·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