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ǔ
shì
yōu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shuǐ
zān
tóu
bái
jiǎo
jīn
yáo
qín
qīng
chén
nóng
yīn
zhàng
hóng
wēi
wǎn
yān
cǎo
chūn
zhú
jiàn
lóng
yǒu
juǎn
lián
kàn
huà
jìng
rén
nán
shān
shì
wàng
nián
yǒu
kǒu
chēng
zhèng
zhēn

译文

头戴水玉簪,身着白角巾,轻拂瑶琴,任那尘埃悄然落定。浓荫如帐,笼罩着晚开的红薇,细雨似烟,滋润着春日的碧草。透过竹林,瞥见那鸟笼,恍惚间似有仙鹤栖息,卷起帘子,观赏那画卷,静谧中不见一人踪影。南山啊,你自是我的忘年之交,谷口那郑子真,不过徒有虚名罢了,怎能与李处士的高洁相比。

逐句剖析

"水玉簪头白角巾":头戴水玉簪,身着白角巾,

# 角巾:古代隐士所戴的一种头巾。,白:一作戴。,水玉:即水晶。

"瑶琴寂历拂轻尘":轻拂瑶琴,任那尘埃悄然落定。

# 拂轻尘:琴音惊动梁尘。刘学锴先生认为“拂轻尘”是指李处士拂去琴上尘土而抚琴之意。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丝竹管弦之乐是古代隐逸生活重要的情趣之一,恐怕不会久久弃之而致使琴上生尘的。,寂历:清冷寂静。

"浓阴似帐红薇晚":浓荫如帐,笼罩着晚开的红薇,

# 红薇:红蔷薇。

"细雨如烟碧草春":细雨似烟,滋润着春日的碧草。

# 春:一作新。,烟:一作珠。

"隔竹见笼疑有鹤":透过竹林,瞥见那鸟笼,恍惚间似有仙鹤栖息,

# 鹤:古代隐士和道家之流常喜养鹤。

"卷帘看画静无人":卷起帘子,观赏那画卷,静谧中不见一人踪影。

# 静:一作更。

"南山自是忘年友":南山啊,你自是我的忘年之交,

# 年:一作机。,是:一作有。,南山:成语有“寿比南山”,此处拟人化,取高寿之意。山:一作窗。

"谷口徒称郑子真":谷口那郑子真,不过徒有虚名罢了,怎能与李处士的高洁相比。

# 郑子真:西汉著名隐士,隐居于谷口。,徒:一作空。,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李处士幽居》是唐代大文学家温庭筠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篇六句,以细腻笔触勾勒李处士居所之景,尽显其清幽雅致之韵。浓荫如帐,薇花晚绽,细雨轻拂碧草,春意盎然;隔竹窥笼,似有仙鹤隐现,卷帘观画,静谧无人打扰。而后两句,笔锋一转,盛赞李处士之高洁品格,其如南山之寿,坚贞不渝,较之谷口郑子真亦不遑多让,令人钦佩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诗。此诗巧妙地撷取李处士幽居生活的几个片段,以跳跃式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清幽、雅致脱俗的隐士居所画卷。其间,或绘其头戴水玉簪、身着白角巾的闲适之态,或摹其轻拂瑶琴、静享尘外之趣的悠然场景。而末二句,更暗含深意,或借南山之巍峨长青,隐喻李处士之福寿绵长。不仅如此,诗人飞卿还匠心独运,以古之隐士郑子真为衬,凸显李处士不慕荣利、高洁傲岸之品格,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2. 分段赏析

此诗前六句以跳跃之笔,精选李处士幽居之处的数帧画面,轻描淡写间,一幅清幽雅致、超凡脱俗的隐士居所图便跃然眼前。丝竹之音袅袅,似诉林间雅趣;芳草萋萋,红薇点点,绘就一幅自然画卷;仙禽偶现,雅卷轻展,更添几分隐逸之风情。此等景致,看似随意点染,实则匠心独运,将历代隐士隐逸生活的种种情趣,尽收于寥寥数语之中。道家有言,顺应自然、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乃长寿之道。古代隐士,多受道家哲学之熏陶,追求心灵之自由与超脱。故诗之末二句,或借南山之巍峨与长青,隐喻李处士之福寿双全,暗含对其顺应自然、淡泊名利之生活态度的赞赏。不仅如此,诗人飞卿更以古之隐士郑子真为镜,映照出李处士之高洁品格。郑子真虽为隐士之典范,然李处士之隐逸,更添几分清雅与超脱,其不慕荣利、独守本心之志,实乃难能可贵。飞卿此笔,既赞其居,更颂其人,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街西池馆》

下一篇:唐·丘丹《萧山祗园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