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rén
zhī
guì
lín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chǔ
zuì
zhōu
yuè
shuǐ
jiāng
yǐn
zhào
shān
wéi
liǎng
xiāng
bié
yuè
dài
qiān
mào
qiǎn
tóng
zēng
lún
yōu
wén
bào
guì
lín
hán
zài
jié
zhī
suǒ
xiào

译文

楚地来客在孤舟中醉酒,即将在越水之上划船前行。山峦分隔我们两乡,那高悬的明月,带着千里之外的景象洒下清辉。我遭到流放,就如同那被绳索束缚一般身不由己,身处偏远能听闻虎豹之声。桂林一片寒冷之色,应坚守苦节有所作为。

逐句剖析

"楚客醉孤舟":楚地来客在孤舟中醉酒,

# 楚客:犹迁客。指任五。楚三闾大夫因谗见放,而赋《离骚》。后世因称被贬迁滴之人为“楚客”。

"越水将引棹":即将在越水之上划船前行。

# 越:通“粤”,古民族名,居江浙闽粤之地,谓之“百越”。

"山为两乡别":山峦分隔我们两乡,

"月带千里貌":那高悬的明月,带着千里之外的景象洒下清辉。

"羁谴同缯纶":我遭到流放,就如同那被绳索束缚一般身不由己,

# 纶:钓丝。,羁谴:因贬谪流放而旅居他乡。一种系丝绳以射飞鸟的箭。

"僻幽闻虎豹":身处偏远能听闻虎豹之声。

"桂林寒色在":桂林一片寒冷之色,

# 桂林:指唐桂州。《旧唐书·地理志》谓桂州治临桂(今广西桂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

"苦节知所效":应坚守苦节有所作为。

# 苦节:指于逆境之中,坚守节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任五之桂林》是唐代王昌龄所作的五言律诗。开篇营造出孤寂氛围,借山水明月,抒发离情别绪与对友人远行的牵挂。“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暗示友人此去路途偏远、处境艰难。末句以“苦节”相勉,激励友人坚守节操。写作手法上,借景抒情,将离别愁绪、对友人的关切与鼓励融入山水月色之中。语言质朴自然,表意含蓄深沉。结构严谨,起承转合间情感层层递进。该诗展现了王昌龄诗歌的独特风格,虽未直接写边塞,但体现出其对友人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友人的送别与劝勉,反映出特定时代背景下文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任五之桂林》由唐代王昌龄所作。王昌龄曾被贬至龙标任职,从诗中“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可推测,此诗创作于他在龙标之时。当时任五可能也是被贬谪的地方官,即将前往桂林任职。王昌龄与任五同病相怜,有感于彼此的境遇,在送别任五之际,以诗相赠,用“苦节”来勉励对方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节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任五前往桂林任职的情景,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任五的深厚情谊、离别牵挂以及劝勉之意。

2. 分段赏析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开篇描绘出一幅孤寂的送别画面。“楚客”点明任五的身份,远离家乡,如漂泊的旅人。“醉孤舟”中,“醉”字暗示任五内心的愁苦,借酒消愁;“孤舟”则强化了孤独感,任五独自乘船远行。“越水将引棹”,写任五即将在越水之上划船前行,一个“将”字,生动地表现出离别时刻的临近,营造出一种惆怅、落寞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这两句借景抒情,将离情别绪渲染得更为深沉。山峦分隔了两人所在的故乡,象征着彼此即将天各一方,“山”成为了离别的见证者。“月带千里貌”,明月高悬,似乎带着友人千里远行的模样,既写出空间的遥远,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漫长旅途的牵挂。诗人通过山水明月之景,含蓄地表达出对任五离去的不舍与对其远行的担忧。“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此句进一步点明两人的处境。“羁谴同缯纶”表明诗人与任五都处于被贬谪的困境,命运相似,同病相怜。“僻幽闻虎豹”则描绘出桂林地处偏远,环境幽僻,甚至能听闻虎豹之声,暗示任五此去将面临艰难险阻,不仅是路途的遥远,还有当地险恶的环境,体现出诗人对友人未来处境的深切忧虑。“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尾联笔锋一转,在点明桂林环境寒冷萧瑟后,以“苦节知所效”相勉。诗人鼓励任五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高尚的节操,不要因困境而改变自己的品行。“苦节”二字,既是对任五的劝勉,也体现出诗人自身的精神追求,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给人以鼓舞与力量,使全诗在伤感之余,又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苦节不可贞。”后以坚苦卓绝、守志不阿谓之“苦节”。

《周易·节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陆龟蒙《赓歌》

下一篇:唐·王湾《奉使登终南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