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浮烧野":朝阳的光芒如火焰跃动在旷野,
# 烧野:在田野中,放火烧去野草以肥田。烧野《文苑英华》作“晓野”。,浮:浮在表面。这里是说秋天的朝阳普照在大地上之意。
"霜华净碧空":霜露洗净的天空碧蓝透亮。
# 霜华:即“霜花”,冰霜凝结的颗粒。
"结浪冰初镜":河面初结的薄冰似明镜平铺,
"在径菊方丛":小径旁的菊花正簇拥绽放。
# 丛:收(见《广雅·释诂》)。明活字本作“径”。
"约岭烟深翠":山间雾气如深翠的帷幕垂落,
# 约:隐约。
"分旗霞散红":天边云霞似散开的彩旗泛着红光。
"抽思滋泉侧":我在清泉畔沉淀思绪,
# 抽思:引人深思。抽,引。
"飞想傅岩中":任神思飞向傅说曾隐居的岩穴
# 傅岩:古地名传为商朝名臣傅说版筑处。,飞想:遐想。
"已获千箱庆":虽已收获千仓的丰年之庆,
# 千箱庆:此处用以喻农夫的丰收。
"何以继熏风":又该如何延续这和煦的惠风。
# 熏:通“薰”。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1. 分段赏析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朝光浮烧野”以“烧”字拟人化晨光,将秋日朝阳映照原野的景象比作跃动的火焰,突出秋晨的壮丽与生命力。“霜华净碧空”中“净”字赋予霜以清洁之力,展现霜后天空的澄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结浪冰初镜”以冰面如镜比喻河水的凝滞静谧,凸显秋暮的寒凉与肃穆;“在径菊方丛”则聚焦小径旁的菊丛,以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烟深翠”描绘山雾缭绕的苍翠,而“霞散红”以霞光如旗帜四散渲染天际,形成“翠—红”的色彩碰撞,画面壮美。“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抽思滋泉”将思绪比作泉水流淌,既写实景,又隐喻帝王需从自然与历史中汲取治国智慧。“飞想傅岩”化用傅说(商朝贤臣)隐居傅岩的典故,表达对贤才的渴慕,体现李世民“济世安民”的治国理念。“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千箱庆”直指丰收,象征贞观年间的政绩;“熏风”典出《南风歌》,喻仁政。诗人反问“何以继”,流露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上一篇:唐·刘言史《立秋》
下一篇:唐·李世民《咏乌代陈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