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临黄河":青山临近着黄河,
"下有长安道":山下有一条通往长安的道路。
# 下有长安道:是说青山脚下有通往长安的大道。
"世上名利人":世上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啊,
# 名利人:追逐名利之人。,世上:一作岁岁。
"相逢不知老":他们彼此相逢的时候,却不知道岁月已经流逝,自己已经变老了。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以“青山临黄河”的壮阔山水与“长安道”的仕途意象起兴,暗喻友人即将踏入名利场;后两句直指“世上名利人”在追逐中忘却时光流逝,既是对世俗的讽刺,亦是对友人的委婉劝诫。全诗语言质朴蕴藉,通过简洁的文字,在送别的情境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怀和对名利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短暂和世人追逐名利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送柳淳》首句“青山临黄河”描绘出青山临近黄河的壮阔景象,一个“临”字,生动地表现出青山与黄河的位置关系,给人以画面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开阔、宏大的氛围。次句“下有长安道”紧承上句,点明在青山黄河之下,有一条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在古代常常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代表着繁华和名利场,这句诗为后文对名利人的感慨埋下了伏笔。第三句“世上名利人”由前面的写景转而写人,指出世上存在着许多追求名利的人,将笔触从自然景色转移到了社会现象,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末句“相逢不知老”进一步阐述这些追求名利的人,在彼此相逢的时候,只关注于名利,却不知道岁月已经流逝,自己已经变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追逐名利而忽略人生本质的感慨,既是对世俗的讽刺,亦是对友人的委婉劝诫。
上一篇:唐·陈至《赋得芙蓉出水》
下一篇:唐·崇圣寺鬼《题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