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chóu
chàng
mèng
shān
yuè
xié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chóu
chàng
mèng
shān
yuè
xié
dēng
zhào
bèi
chuāng
shā
xiǎo
lóu
gāo
xiè
niáng
jiā
àn
xiǎng
róng
suǒ
zhī
chūn
xuě
dòng
méi
huā
mǎn
shēn
xiāng
zhāo
xiá

译文

梦醒了还留着梦中的惆怅,看到一轮山月低斜,孤灯将她的背影映在墙上,也投在窗上的碧纱,这里原本是小楼高阁,情人的家啊。暗自回忆着情人那美丽的容貌,就像那春雪中坚贞的梅花,浑身香雾缭绕簇拥着光彩耀眼的朝霞。

逐句剖析

"惆怅梦余山月斜":梦醒了还留着梦中的惆怅,看到一轮山月低斜,

# 山月:明万历八年茅氏凌霞山房刊本(简称茅本)、明万历三十年玄览斋刊巾箱本(简称玄本)、明万历四十八年刊汤显祖评朱墨本(简称汤本)、明雪艳亭活字印本(简称雪本)《花间集》,胡鸣盛《韦庄词注》作“三月”。,梦余:梦醒之后。,惆怅:失意伤感。

"孤灯照壁背窗纱":孤灯将她的背影映在墙上,也投在窗上的碧纱,

# 窗纱:宋淳熙鄂州刊公文册纸本(简称鄂本)、明毛氏汲古阁刊本(简称毛本)《花间集》、温庭筠《金奁集》作“红纱”。,背:暗,即灯光暗淡。

"小楼高阁谢娘家":这里原本是小楼高阁,情人的家啊。

# 谢娘:唐代有名的妓女,本名谢秋娘,唐朝李德裕的小妾,泛指美人。谢娘家泛指青楼或恋人的居处。

"暗想玉容何所似":暗自回忆着情人那美丽的容貌,

# 玉容:美好的容貌。

"一枝春雪冻梅花":就像那春雪中坚贞的梅花,

# 梅花:王国维辑《唐五代二十一家词》本(简称王辑本)《浣花词》作“梨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浑身香雾缭绕簇拥着光彩耀眼的朝霞。

# 簇朝霞:被灿烂的朝霞所笼罩。簇:丛聚。朝霞:服饰如朝霞一样清新艳丽、光彩照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是唐代词人韦庄所作的一首词。上阕描绘男子梦醒后的情景,山月西斜,孤灯照壁,点明所处环境的孤寂,“小楼高阁谢娘家”引出对女子居所的联想。下阕以设问引发,通过“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的精妙比喻,着力刻画女子如梅花般的冰清玉洁与美丽动人,借景与想象表达对女子的深切思念与惆怅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创作时间难以确切考证,是词人以心仪思念的女子形象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艳情词。全词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深深思念,以及因思念而生的惆怅情绪,借景抒情与形象刻画相结合,将这份闺情相思展现得细腻动人。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通过描写梦醒后所见的山月、孤灯等清冷之景,烘托出内心的惆怅与孤寂,借景巧妙地传达出对女子的思念之情。白描:“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山月斜”简单几笔就描绘出夜晚的时间和环境,斜月给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孤灯照壁”,一盏孤零零的灯映照在墙壁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生动地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背窗纱”则进一步补充了环境的细节,使整个场景更加真实可感。通过这些简洁质朴的描写,词人将主人公所处的孤独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想象:“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词人通过“暗想”引出对女子玉容的想象。将女子的容颜比作“一枝春雪冻梅花”,梅花在春寒料峭中带着雪,既展现出一种清冷高洁的美,又暗示女子如梅花般娇柔而坚韧。“满身香雾簇朝霞”进一步想象女子身上仿佛笼罩着香雾,如同被绚丽的朝霞环绕,生动地勾勒出女子超凡脱俗、光彩照人的形象。这种想象不仅体现了词人对女子深深的眷恋与赞美,也使女子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始于梦醒时分,描绘的景象如梦似幻,营造出迷离恍惚的氛围。“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山月西斜,孤灯照壁,这一清冷画面不仅是现实场景的写照,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小楼高阁谢娘家”,此处“谢娘”并非实指,而是词人幻想的意中人,借由对其居所的点染,为全词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座被月色笼罩的小楼之外,与词人一同感受着这份惆怅与憧憬。此片看似寻常,却在不经意间引发读者对词人内心世界的好奇,其寄托之意若隐若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与张泌同题材的《浣溪沙》相比,韦词虽也写男女之情,却不止于情,而是在对未来的朦胧追求中蕴含更深的兴寄,更具韵味。下片词人展开想象,对“谢娘”展开了浪漫且细腻的描绘。“暗想玉容何所似?”词人在孤寂中不禁暗自揣想女子的容貌,“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将美人与梅花、香雾、朝霞相融合,以花喻人,又使人化作花的灵魂。梅花的洁白疏淡、香雾的飘逸、朝霞的明艳,共同勾勒出一个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美人形象。这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美人的极致想象,更赋予了作品高洁淡雅的气质,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以芰荷芙蓉为衣的自画像,言外之意深远,绝非普通艳词可比。相较于李白、白居易以花柳喻美人之貌的手法,韦词不仅描绘了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了内在的精神气质,创造出一种“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境界。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虽用语平直,却能以白描手法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这种以平实之语传婉曲之情、造独特意境的创作手法,正是韦庄这首词的独特魅力所在,在有限的文字中蕴含着无限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以“暗想”句问起,越见下二句形容快绝。

明戏曲家汤显祖《花间集》卷一

# 为花锡宠,......美人洵花真身,花洵美人小影。

明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一

# “梨花一枝春带雨”,“一枝春雪冻梅花”,皆善于拟人,妙于形容,视“滴粉搓脂”以为美者,何啻仙凡。

近代民国学者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 端己写人,不似飞卿就人一一刻画,而只是为约略写出一美人丰姿绰约之状态,如《浣溪沙》云:“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近现代词学家唐圭璋《词学论丛·温韦词之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下一篇:唐·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