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坐叹知何极":行走时低吟、静坐时叹息,不知这样的愁苦到何时才是尽头,
"影绝魂销动隔年":(妻子的)身影已经消失,我因思念而心神恍惚,转眼已过一年多。
"今夜商山馆中梦":今晚在商山馆驿中的梦里,
"分明同在后堂前":(我们)分明一同在从前的后堂前面。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记梦、贬谪、悼亡诗,介绍了诗人在贬谪途中夜宿商山驿馆,梦见亡妻的经历,描绘了现实中的孤寂与梦境中与妻子同在的场景,体现了仕途挫折与丧妻之痛的双重打击,营造了虚实交织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悼念和对往昔生活的眷恋。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今夜商山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商山馆中梦”是虚写,梦中与妻子同在的场景是虚,而诗人身处商山馆是实,以梦境的虚衬现实的实,突出现实的孤寂与对亡妻的思念。
3. 分段赏析
“行吟坐叹知何极”:此句描写诗人的动作与心境,“行吟”“坐叹”两个动作,生动展现出他无论行走还是静坐,都被愁苦情绪笼罩。“知何极”则点出这种愁苦没有尽头,既包含贬谪的失意,也有对亡妻的思念,为全诗奠定哀伤基调。“影绝魂销动隔年”:“影绝”指妻子已离世,身影消失;“魂销”写出诗人因思念而心神恍惚的状态。“动隔年”说明妻子离世已过一年多,时间的流逝并未冲淡思念,反而让这份哀伤愈发深沉,进一步抒发思念之切。“今夜商山馆中梦”:“今夜”点明时间,“商山馆”交代地点,这是诗人贬谪途中的驿馆,环境的孤寂更易引发思绪。“梦”字转入虚写,自然引出下文梦中情景,从现实过渡到梦境,让情感有了寄托的载体。“分明同在后堂前”:“分明”一词极具力量,写出梦中场景的清晰真切,仿佛妻子真的在身边。“后堂前”是熟悉的旧日场景,梦中的温馨与现实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将对亡妻的思念推向深处,梦醒后的失落也暗含其中。
上一篇:唐·白居易《履道春居》
下一篇:唐·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