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静晓风微":宁静的春晨微风轻轻地吹拂,
"凌晨带酒归":我带着酒意踏上回家的路。
"远山笼宿雾":昨夜的雾气还笼罩着远方的群山,
# 宿雾:过夜的雾。,笼:笼罩。
"高树影朝晖":朝阳的辉光已映红了近旁的大树。
# 朝晖:早晨的光。,影:投影。
"饮马鱼惊水":池边饮马惊动鱼儿跃出水面,
# 饮马:给马喝水。
"穿花露滴衣":穿过花丛露水沾湿我的衣服。
"娇莺似相恼":娇莺婉转叫着绕我飞来飞去,
# 娇:娇美,柔美。
"含啭傍人飞":怪我扰了她的清梦似乎有些恼怒。
# 傍:靠;靠近。,啭:鸣叫。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即景抒情诗。描绘了春日清晨诗人早归途中的一系列景色,营造出幽深、静谧且清凉适人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首联“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点明时令为春,时间是破晓时分,微风轻拂,诗人带着酒意踏上归途,既照应诗题“早归”,又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氛围。颔联“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进一步描绘如画美景:远处山峦被昨夜残留的雾气萦绕,尚未完全消散,透着朦胧之美;初升的旭日洒下光辉,映照在高大树木上,树影斑驳陆离,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鲜明地勾勒出清晨山林的清幽与明朗。颈联“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诗人牵马饮水,鱼儿受惊,水面泛起涟漪;穿行花丛间,露珠轻轻滴落,打湿衣裳。诗人巧妙捕捉这些瞬间,将游鱼的灵动、露珠的晶莹以及自身穿行花间的悠然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动静结合,使画面鲜活起来。尾联“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更是妙趣横生。娇莺似乎带着嗔怪之意,啼叫着在诗人身旁飞舞。诗人赋予娇莺拟人化的情感,“似相恼”“含啭”生动地表现出娇莺的活泼姿态,宛如与诗人亲密互动,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
上一篇:唐·孟郊《送温初下第》
下一篇:唐·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