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朝代:唐作者:贾岛浏览量:1
jiǔ
chū
mén
shí
jiàn
huáng
zhuó
zhuó
shàng
fán
yīng
měi
rén
xiāo

译文

重阳节当天我闭门不出,直到次日才瞥见金黄的菊影。菊花开得正艳,密密麻麻缀满枝头,可思念的人儿却杳无音信。

逐句剖析

"九日不出门":重阳节当天我闭门不出,

# 九日:非数量词,而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十日见黄菊":直到次日才瞥见金黄的菊影。

"灼灼尚繁英":菊花开得正艳,密密麻麻缀满枝头,

# 灼灼:鲜明光亮的样子。

"美人无消息":可思念的人儿却杳无音信。

# 美人:本指漂亮的女子,但在古人的诗词中常代表理想的人和所怀念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对菊》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前两句“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叙述诗人重阳当日闭门不出,次日方见庭前黄菊盛开的情景,暗含对时序流转的敏锐感知;后两句“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借菊花绚烂之态反衬内心孤寂,以“美人无消息”的怅惘收尾,留下含蓄的悬念。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闭门—见菊—观花—感怀”的叙事脉络,既展现了贾岛孤傲清冷的性格特质,又隐现其仕途困顿、知音难觅的深层意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李嘉言先生《长江集新校》考证,此诗作于前期,即贾岛还未为人所识之前。贾岛早年因家贫出家为僧,还俗后屡试不第,曾去拜访不少当时名士,以求引荐。重阳佳节本是世俗欢聚之时,诗人却选择闭门独处,接而触景感怀知音难觅,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两句以时间推移展现诗人对菊的专注与期待。首句“九日”点明重阳节俗,暗含传统赏菊的期待,而“不出门”或暗示诗人因困顿境遇而闭门自守。次句“十日见黄菊”的“见”字平实却暗含惊喜,显示诗人对菊开的敏锐关注,与后文“灼灼”形成视觉呼应,暗示菊花的绚烂超乎预期。“灼灼尚繁英”以色彩与形态的夸张描写强化菊的生机。“灼灼”化用形容桃花的词汇,赋予菊花以炽烈明艳的视觉冲击;“尚”字既点明花开正盛,又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敏感——重阳已过,菊却未凋,暗合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美人无消息”以物我对照收束全诗,情感陡转。“美人”指现实中的知音或所念之人;“无消息”与“灼灼繁英”形成强烈反差,既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怅惘,亦暗含怀才不遇的孤愤。菊花愈盛,愈显诗人处境之寂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翃《杂曲歌辞·少年行》

下一篇:唐·李颀《东京寄万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