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寒立更披襟":在寒冷的黄昏里站立并添加衣服,
"露浥清香悦道心":露水中菊花散发清香愉悦我的心。
"却笑谁家扃绣户":可笑谁家关闭绣户门窗隔绝菊香,
"正薰龙麝暖鸳衾":正忙着熏龙麝香暖鸳衾以备安寝。
"四面云屏一带天":长天云层如屏只留一线蓝天,
# 云屏:像屏风一样浓密、厚实的云层。
"是非断得自翛然":是非辨别清楚心中超脱自然。
# 翛然:自在悠闲的样子。
"此生只是偿诗债":一生没有他求唯有偿还诗债,
"白菊开时最不眠":白菊开时诗兴大发夜不成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不羁之才自称英雄,
"仆妾驱令学贩舂":奴仆妾们学购买粮食。
# 贩舂:贩买米粮。
"侯印几人封万户":侯爵之印信封赏万户,
# 万户:食邑万户之侯。
"侬家只办买孤峰":只有我买山隐居。
# 孤峰:谓买山而隐。,侬家:我。家,代词缀。
"黄鹂啭处谁同听":谁能与我同听黄鹂清脆的啼鸣,
"白菊开时且剩过":白菊花开时只有我孤独的身影。
"漫道南朝足流品":不要说南朝时期盛行门阀制度,
"由来叔宝不宜多":陈叔宝这类人很难为历史所容。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咏菊诗,通过赞美白菊花,表达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天空中的云层比作厚实紧密的屏风,只留下像一条带子一样的天空,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诗人心中却因对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能有清楚的判断而显得悠然自得。对比:第一首“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通过寒夜独立、露润菊香的场景,暗喻诗人身处乱世仍保持精神的高洁,与“扃绣户”“薰龙麝”的富贵奢靡形成鲜明对比。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以“黄昏寒立”勾勒出清冷孤寂的秋夜场景,“披襟”动作暗含诗人迎风独立的姿态,与“寒立”呼应,凸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次句“露浥清香”将白菊的物理特性(露水浸润)与精神象征(清香悦心)结合,赋予其高洁品性。后两句以“却笑”转折,讽刺富贵之家紧闭华门、沉迷龙麝熏香的奢靡生活(“暖鸳衾”象征感官享乐),与诗人寒夜赏菊的清贫自守形成强烈反差,体现对物质浮华的否定。第二首诗,“四面云屏”以浓密云层喻指尘世纷扰,而“一带天”则暗示诗人通过精神隔离构建的澄明之境。“翛然”(超脱)二字点明诗人对是非的决断力,呼应道家“逍遥”思想。后两句以“偿诗债”的诙谐自嘲,揭示诗人将诗歌视为生命使命的执着。白菊盛开时“最不眠”,既因创作灵感迸发而激动难眠,亦暗含对时光易逝、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焦虑。第三首诗,首句“狂才不足”表面贬抑自身才华,实则暗讽晚唐社会对“英雄”的畸形定义。次句“仆妾贩舂”以驱使仆人从事低贱劳作,反衬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买孤峰”以夸张手法表达归隐决心,孤峰象征独立不倚的精神世界,与“侯印万户”的世俗追求形成二元对立,展现诗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骨。第四首诗,前两句以黄鹂清啼无人共赏起兴,白菊盛开时“且剩过”(姑且度过)流露自伤怀抱。自然之美与人际疏离的对比,深化了诗人的遗世独立之感。末句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叔宝)的典故,暗讽晚唐统治者昏聩无能、人才凋敝的现实。“不宜多”三字以反语点破盛世虚妄,呼应首联对知音难寻的慨叹,形成历史与当下的双重批判。
4. 作品点评
这组咏菊诗篇幅虽然不长,但是意蕴丰富、含义深刻,别有韵致。这组咏白菊的杂诗一共四首,主要内容是通过赞美白菊花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其中第三首写得最好。白菊其实只是一个引子,诗人通过赞美白菊,表达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唐·李世民《赋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