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o
niá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wài
píng
qiāng
gōng
shēng
nián
èr
shí
yǒu
chóng
fēng
zhí
dēng
xuān
shì
chī
tóu
shàng
héng
guò
gān
quán
bào
wěi
zhōng
bié
guǎn
jiào
lái
yún
mèng
hòu
mén
guī
huì
lán
cóng
líng
liè
suí
tián
dòu
shí
hán
jiāo
zhuǎn
péng

译文

先世为外戚,平定了外族侵犯,立下了赫赫战功,二十岁袭封侯爵后又再度加封。直接登上宣室,靠近御座,从甘泉宫的装饰有豹尾的车队仪仗中,横行穿过。别馆醒来,又是一场巫山云雨的好梦,后院归去流连在蕙兰花丛。跟随着田蚡、窦婴,夜晚在灞陵打猎,不知道寒郊的贫士漂泊无定,如转蓬随风飘荡。

逐句剖析

"外戚平羌第一功":先世为外戚,平定了外族侵犯,立下了赫赫战功,

# 外戚:不知所指为谁。

"生年二十有重封":二十岁袭封侯爵后又再度加封。

# 重封:先有封号,再加一个封号。《汉书·樊啥传》“赐重封”注:“重封者,加二号耳。”

"直登宣室螭头上":直接登上宣室,靠近御座,

# 螭头:指殿阶上所刻的螭形花饰。曰“璃头上”,谓其近御座。,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

"横过甘泉豹尾中":从甘泉宫的装饰有豹尾的车队仪仗中,横行穿过。

# 甘泉:宫名,秦所造,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汉书·扬雄传》:“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从法驾),在属车间、豹尾中。”服虔注:“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甘:一作干。

"别馆觉来云雨梦":别馆醒来,又是一场巫山云雨的好梦,

# 别馆:别墅,这里指姬妾居住的馆舍。《晋书·王导传》:“曹氏性妬,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云雨梦:楚怀王梦游高唐,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后门归去蕙兰丛":后院归去流连在蕙兰花丛。

# 蕙兰丛:指姬妾成群。,后门:《汉书·成帝纪》:“上始为微行出。”注:“于后门出……若微贱之所为。”

"灞陵夜猎随田窦":跟随着田蚡、窦婴,夜晚在灞陵打猎,

# 田窦:指田蚡、窦婴。武安侯田蚡,孝景后同母弟。魏其侯窦婴,孝文后从兄子。,灞陵夜猎:《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灞陵:在长安东南。

"不识寒郊自转蓬":不知道寒郊的贫士漂泊无定,如转蓬随风飘荡。

# 转蓬:即飞蓬,菊科植物,秋季时能随风飞起。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此喻寒士漂泊无定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少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欲抑先扬,写少年因祖上荫庇,年纪轻轻便已经加官进爵,实难服众;颔联和颈联写少年骄傲无知、耀武扬威之状以及不务正业、骄奢淫逸的生活;尾联,将少年的无知与贫士的困苦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有才但非出身高门的寒门学子命运的同情与叹息,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身身世流寓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旨在讽刺勋贵子弟骄纵荒淫的行径。清代学者冯浩认为其是讽刺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史讽喻诗。诗歌通过描写一位因外戚身份而显赫的少年的经历,展现了其在宫廷中骄纵荒淫的生活,借古讽今,讽刺了当时社会中那些凭借特殊身份而非真才实学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表达了对如今有才但非出生高门的寒门学子命运的同情与叹息,寄托自己身世的流寓之感。

2. 写作手法

欲抑先扬:“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欲抑先扬,先赞美少年祖上功绩,极尽褒奖,后贬少年因祖上荫庇,年纪轻轻便已经加官进爵,但却无真才实学,实难服众,委婉传递了诗人的褒贬观点。对比:二、三联写少年骄傲无知、耀武扬威之状,他沉迷于声色享乐,不务正业,生活十分堕落,绝非国之栋梁,这与首联“生年二十有重封”形成鲜明对比,讽刺意味极浓。

3. 分段赏析

首联“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首句欲抑先扬,赞美少年祖上功绩。少年先世为外戚,平定了外族侵犯,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一功”极尽褒奖,展现出其祖上功绩的卓著。次句写少年因祖上荫庇,年纪轻轻便已经加官进爵。“有重封”说封上又加封,生而贵盛,可见其志得意满。可因为其自身没有真才实学,且未建功立业,实难服众,诗人之褒贬已露。颔联“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写少年骄傲无知、耀武扬威之状。他直接登上宣室,靠近御座;从甘泉宫装饰有豹尾的车队仪仗中横行穿过。“直登”“横过”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少年的骄纵和肆意妄为,凸显其身份的高贵和行为的张狂,进一步刻画了他狐假虎威、到处炫耀的丑态。此联与首联“有重封”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极浓。颈联“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写少年在别馆醒来,如同一场巫山云雨的好梦;从后门回去,身边围绕着如蕙兰般的女子。“云雨梦”暗示了其生活的淫逸和堕落,“蕙兰丛”则象征着姬妾成群,体现出他沉迷于声色享乐,不务正业,生活十分堕落,绝非国之栋梁。尾联“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写少年跟随着田蚡、窦婴,在灞陵夜晚打猎,却不知道寒郊的贫士如转蓬般漂泊无定的生活。“灞陵夜猎”体现出少年的游猎无度、生活奢华,“不识寒郊自转蓬”则通过对比,将少年的无知与贫士的困苦形成鲜明反差,对比强烈,触目惊心,颇似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句。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有才但非出身高门的寒门学子命运的同情与叹息,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身身世流寓的感慨,这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从首句到末句层层递进,少年身份的高贵与品格的卑劣形成强烈对比,诗人议而不论,悲愤之情却更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秋岸》

下一篇:唐·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