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uī
shuǎng
zhī
ná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2
jiāng
xiāng
tōng
èr
shuǐ
gāo
kōng
dìng
zhī
fān
shǐ
使
qiān
fēng
xuě
chàng
shuí
qíng
duō
tōng
dāng
zòng
fēi
shā
zhōng

译文

长江与洞庭湖相互连通,这两道水势冲洗着高远的天空。必定知道只需一日船帆,便能借得千里长风。这如雪般高洁的歌声能与谁应和,世俗的情感大多难以相通。何时能展开高飞的翅膀,飞离这泥沙般的尘世。

逐句剖析

"江与湖相通":长江与洞庭湖相互连通,

"二水洗高空":这两道水势冲洗着高远的天空。

"定知一日帆":必定知道只需一日船帆,

"使得千里风":便能借得千里长风。

# 得:一作竭。

"雪唱与谁和":这如雪般高洁的歌声能与谁应和,

"俗情多不通":世俗的情感大多难以相通。

"何当逸翮纵":何时能展开高飞的翅膀,

# 翮纵:一作鹤迹。

"飞起泥沙中":飞离这泥沙般的尘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崔爽之湖南》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古诗,押东韵,引“雪唱”典故。诗中描绘了江水与湖水相通、二水洗刷高空的壮阔景象,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以及对超脱世俗、自由翱翔的向往。其中“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一句,因比喻人生顺遂无阻,后衍生为成语“一帆风顺”,此句还被用于自然景观命名,如祖山风景区的“一帆风顺”扁峰即由此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江水与湖水相通、二水洗刷高空的壮阔景象,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以及对超脱世俗、自由翱翔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这句诗里,作者用到了“雪唱”这个典故。“雪唱”原本是用来形容高雅的歌声或诗文。在这句诗里,作者把友人比作在唱这种高雅之音的人,借此表达感慨,友人有高雅脱俗的气质和追求,可在世俗中却很难遇到能回应他、理解他的人。作者借这个典故,含蓄地说出了对友人处境的叹惋。

3. 分段赏析

“江与湖相通,二水洗高空”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水天相接图。江水与湖水彼此连通,两道水势仿佛共同洗去天空的尘埃,视野极为开阔。“洗”字用得精妙,赋予江水、湖水拟人化的动作,既写出水势的浩大,又暗喻天地间的澄明,为后文写友人远行铺垫了清朗的背景。“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紧承上文,由景及人。“定知”二字语气笃定,传递出对友人行程的信心,那扬起的船帆,定能借助一日千里的长风,快速抵达目的地。这里用“千里风”的夸张手法,既写出风力的强劲,更隐含对友人旅途顺遂、前程远大的祝愿,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笔锋一转,由对行程的关注转向对友人的理解。“雪唱”用典,指高洁的歌声,世俗之情往往难以相通。这一联流露出对友人不被理解的深切同情,也暗含对世俗偏见的无奈,情感从昂扬转为深沉。“何当逸翮纵,飞起泥沙中”以问句作结,表达对友人的期待。“逸翮”指强健的翅膀,“纵”字写出舒展自由之态,“泥沙中”则比喻世俗的束缚。诗人盼望着友人能早日展开羽翼,挣脱泥沙般的困厄,振翅高飞。这一愿望既呼应前文对友人品格的肯定,又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灵一《题僧院》

下一篇:唐·岑文本《奉述飞白书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