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pǐn
èr
shí
·
·
zhěn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2
shì
yǒu
zhēn
zhī
xiàng
shēng
zào
huà
shuǐ
liú
huā
kāi
qīng
wèi
yào
yuǎn
yōu
xíng
wéi
chí
fàn
chī
yóu
chūn
绿
míng
yuè
xuě
shí

译文

这里有书画者的真迹,仿佛其中有不可知的奥秘。意态栩栩如生,显示出造化的神奇。绿水流淌,鲜花开放,晶莹的露华也还没有消失。寻觅要路会愈寻愈远,更没有必要在黑暗中摸索。语言不要相互抵触,思绪不要陷入痴愚。要像春天之于绿色,明月映照着白雪之时。

逐句剖析

"是有真迹":这里有书画者的真迹,

# 是有真迹:“是有真迹,如不可知”两句:真,指自然变化之道。是有,有。不可知,难以把握。

"如不可知":仿佛其中有不可知的奥秘。

# 不可知:不易觉察。,如:如同,好像。

"意象欲生":意态栩栩如生,

# 意象欲生:一本作意象欲出。意象,意境形象。

"造化已奇":显示出造化的神奇。

# 造化:自然界之巧妙变化。

"水流花开":绿水流淌,鲜花开放,

# 水流花开:如水流浑然一体,自有纹理;如花开不留痕。

"清露未晞":晶莹的露华也还没有消失。

# 晞:干,晒干。

"要路愈远":寻觅要路会愈寻愈远,

# 要路:主要的道路,这里似指重要的道理。

"幽行为迟":更没有必要在黑暗中摸索。

# 迟:缓。,幽行:指在幽径上独行。

"语不欲犯":语言不要相互抵触,

# 犯:抵触,冲突。

"思不欲痴":思绪不要陷入痴愚。

# 痴:呆板。

"犹春于绿":要像春天之于绿色,

"明月雪时":明月映照着白雪之时。

# 明月雪时:如同明月照白雪,一片清辉,难分彼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品二十四则·缜密》是唐代司空图所著《二十四诗品》中的一篇,以四言诗形式探讨诗歌“缜密”风格。开篇指出具有这种风格的诗作看似自然天成,实则蕴含奇妙匠心。接着用“水流花开,清露未晞”等描绘自然清新又细腻的景象,类比诗歌缜密风格的自然与精妙。又强调创作时语言与思维需把握适度,最后以“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形象说明其独特的美感,展现了对诗歌缜密风格的深刻理解与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四言诗形式呈现的诗歌理论诗。阐述了诗歌创作达到缜密境界时,意象仿佛自然天成,如同水流花开般自然美妙,清露未干般清新。在创作时语言不能相犯,思绪不能痴滞,要像春天之于绿色、明月映照白雪,自然融合,体现了对诗歌缜密美学境界的追求与诠释。

2. 分段赏析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开篇点明“缜密”风格诗歌的特点,即有真实精妙的意趣却难以捉摸。“真迹”表示诗歌中蕴含的真实而独特的韵味,“如不可知”则强调这种韵味的含蓄性,引发读者对这种神秘意趣的好奇,为下文具体阐述“缜密”风格做铺垫。“意象欲生,造化已奇”:进一步描述“缜密”风格诗歌在意象营造上的奇妙。意象还未完全呈现,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已然显现,暗示诗歌中的意象如同自然造化般自然而精妙,给人以新奇独特之感,体现出“缜密”风格诗歌在意象选取与构建上的高超技巧。“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缜密”风格的诗境。“水流花开”描绘出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画面,“清露未晞”则增添了画面的清新与静谧感。这一景象和谐自然,如同“缜密”风格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细腻而美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这种风格诗歌的独特韵味。“要路愈远,幽行为迟”:从创作角度阐述“缜密”风格诗歌的创作特点。“要路愈远”表示诗歌的深层意蕴和主题较为深远,“幽行为迟”则说明诗人在表达时需放慢节奏、精心雕琢。强调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深度与细致,不能急于求成,体现了“缜密”风格对创作态度和手法的要求。“语不欲犯,思不欲痴”:具体指出“缜密”风格诗歌在语言和思绪方面的要求。“语不欲犯”即语言要和谐流畅,避免相互抵触,“思不欲痴”表示思绪要合理清晰,不能陷入混乱或偏执。这两点从创作的基本要素出发,为诗人创作“缜密”风格的诗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犹春于绿,明月雪时”:以形象的比喻作结,将“缜密”风格比作春天孕育着绿色,明月映照在雪时的景象。春天的生机与绿色的活力相互映衬,明月与雪的搭配营造出清幽独特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缜密”风格诗歌那种细腻、和谐、美妙的特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吕岩《沁园春(其一)》

下一篇:唐·白居易《闲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