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tái
chéng
chuò
shì
zhě
chóu
xiǎo
ruò
zhì
jià
wēi
liáng
chóu
yǐn
dǒu
shuǐ
shí
shù
chú
míng
dāng
zhì
ruò
yǒu
shēng
jué
jīn
chóu
qiān
shì
mén
xíng
zhě
wèi
liú
jiè
wèn
jià
huáng
jīn
sōng
qiū
jiè
wèn
xíng
zhǐ
chǐ
shì
jiǔ
zhōu
shí
shān
yǐn
quán
liú
wèn
shuí
néng
wéi
kuàng
shì
qiú
wéi
tiān
chéng
zhī
xiá
yóu
wáng
liáng
zhí
pèi
zào
xié
zhōu
yīn
yán
tiān
wài
shì
máng
shǐ
使
rén
chóu
tái
wèi
è
饿
ěr
xiū
yǒu
néng
jiàn
yòng
yǒu
jiàn
shōu
shú
yún
shí
mìng
tōng
jiē
yóu
gǎn
yán
huái
dàn
chuí
tóu
rén
jiē
liè
gòng
tái
yōu
kuì
xīng
tàn
cái
mìng
tóng
móu
shī
tóng
xīn
wèi
shāng
shēng
ōu

译文

劣马确实庸劣,但市场上买它的人却很多。它力气很小似乎很容易控制,价格低廉容易成交。渴了喝一斗水,饿了吃一捆草。在大路上嘶鸣,志气似乎很高昂。千里马生在偏远之地,自傲没有同伴。被牵到市场,路过的人不为它停留。问它价格多少,黄金堆积如山。问它能跑多远,咫尺之间看尽九州。饿了吃玉山的禾苗,渴了喝甘泉的水。问谁能驾驭它,世上难寻这样的人。只有过去的周穆王,曾骑着它远游。王良执缰绳,造父扶车辕。谈及天外之事,恍惚让人发愁。劣马对千里马说,你饿死是你的耻辱。有才能一定会被任用,有德行一定会被接纳。谁说时机和命运,通达或困厄都是自己造成的。千里马不敢说话,低头徘徊。人们都贬低千里马,认为劣马更好。我独自叹息,才能和命运难以兼得。写诗给志同道合的人,替我高声歌唱。

逐句剖析

"驽骀诚龌龊":劣马确实庸劣,

"市者何其稠":但市场上买它的人却很多。

"力小若易制":它力气很小似乎很容易控制,

# 若:一作苦。

"价微良易酬":价格低廉容易成交。

"渴饮一斗水":渴了喝一斗水,

"饥食一束刍":饿了吃一捆草。

"嘶鸣当大路":在大路上嘶鸣,

"志气若有余":志气似乎很高昂。

"骐骥生绝域":千里马生在偏远之地,

"自矜无匹俦":自傲没有同伴。

"牵驱入市门":被牵到市场,

"行者不为留":路过的人不为它停留。

"借问价几何":问它价格多少,

"黄金比嵩丘":黄金堆积如山。

# 嵩:一作崇。

"借问行几何":问它能跑多远,

"咫尺视九州":咫尺之间看尽九州。

"饥食玉山禾":饿了吃玉山的禾苗,

"渴饮醴泉流":渴了喝甘泉的水。

"问谁能为御":问谁能驾驭它,

"旷世不可求":世上难寻这样的人。

"惟昔穆天子":只有过去的周穆王,

"乘之极遐游":曾骑着它远游。

"王良执其辔":王良执缰绳,

"造父挟其辀":造父扶车辕。

"因言天外事":谈及天外之事,

"茫惚使人愁":恍惚让人发愁。

"驽骀谓骐骥":劣马对千里马说,

"饿死余尔羞":你饿死是你的耻辱。

"有能必见用":有才能一定会被任用,

"有德必见收":有德行一定会被接纳。

"孰云时与命":谁说时机和命运,

"通塞皆自由":通达或困厄都是自己造成的。

"骐骥不敢言":千里马不敢说话,

"低徊但垂头":低头徘徊。

"人皆劣骐骥":人们都贬低千里马,

"共以驽骀优":认为劣马更好。

"喟余独兴叹":我独自叹息,

"才命不同谋":才能和命运难以兼得。

"寄诗同心子":写诗给志同道合的人,

# 诗:一作言。

"为我商声讴":替我高声歌唱。

# 商:一作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驽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寓言诗。全诗通过驽骀与骐骥两种马匹的鲜明对比,构建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寓言世界。诗中前半部分着力刻画驽骀虽平庸却备受青睐的现实,后半部分则描写骐骥虽杰出却无人问津的境遇,两者形成强烈反差。作品采用问答句式、夸张手法等艺术表现方式,在平实的叙述中暗含尖锐的社会批判。结尾处“骐骥不敢言”的沉默姿态与“共以驽骀优”的集体谬判,将人才被埋没的悲剧性表现得尤为深刻。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寓意深刻,展现了韩愈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这几句写劣马(驽骀)的平庸和受欢迎。它们看起来粗劣,但市场上买的人却很多,因为力气小容易驾驭,价格便宜容易成交。讽刺世人贪图省事、目光短浅,只追求实用和廉价。“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余”:继续写劣马的生存状态——喝普通的水,吃寻常的草料,需求简单。但它们却在大路上嘶鸣,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暗讽庸才反而容易自以为是、虚张声势。“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转写千里马(骐骥)的境遇。它们生在偏远之地,天生不凡,但被牵到市场上却无人问津。对比劣马的热销,凸显真正的人才反被冷落。“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说千里马价格昂贵如金山,能力超群,视九州如咫尺,但正因为太出众,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用不上,暗示人才因太高远而被现实埋没。“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千里马饮食讲究,需要仙山的禾谷和甘泉,普通人养不起。更关键的是,能驾驭它们的人才也极其罕见,暗指社会缺乏识才用才的伯乐。“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辀”:用周穆王驾八骏远游的典故,说只有古代圣王和顶级御者(王良、造父)才能驾驭千里马,暗讽当世没有明主和慧眼之人。“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千里马谈论高远之事,普通人听了只会发愁。劣马还嘲讽千里马“饿死是你活该”,表现庸人对人才的狭隘和刻薄。“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劣马说“有能力的人一定会被重用”,看似励志,实则肤浅。诗人反问:谁说际遇好坏全由自己决定?暗指时运对人才的影响。“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千里马沉默低头,众人反而贬低它,把劣马当好马,讽刺社会价值颠倒,真正的才士在庸俗环境中只能忍气吞声。“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诗人独自叹息才能与命运常相矛盾,最后将诗寄给知音,希望有人能理解这种不平之鸣,收束全篇的愤懑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驽骥》诗,高自称誉,陋视凡子也。

宋黄震《黄氏日钞》

# 朱彝尊曰:语气近古,然无甚风致。何焯曰:句句针对,却又变化(“黄金”句下)。

不详《批韩诗》

# 此诗太直。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驽骥》,唐本有“赠欧阳詹”字。詹集有《答韩十八驽骥吟》,知此诗为欧阳作也。小才得志,傲睨高贤,古今一辙,岂独欧阳詹耶!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二语尽比兴无端之妙(“因言”二句下)。

不详《韩诗臆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千塔主人》

下一篇:唐·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