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飘飖宫国来":鲜红的幡节凌空飘摇,道观里外人山人海,
# 宫国:城上下全部出动参加中元盛会。宫:一作空。,飘飖:飘摇。,绛节:红旗。
"中元朝拜上清回":在这隆重的中元节我看见你也在寺中朝拜。
# 上清:此指宫中。据道经,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
"羊权须得金条脱":我虽然像羊权一样得到你送的金条脱,
# 条脱:同“跳脱”,臂饰、腕钏。《真诰》载,晋时女仙萼绿华深夜降至羊权家,赠诗一篇,并赠金玉条脱等物。,须:一作虽。,羊权:东晋穆帝时人。
"温峤终虚玉镜台":可到头来终归不如温峤虚送了玉镜台。
# 温峤:西晋太原祁县人。元帝时,为刘琨右司马。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世说新语·假谲》载,温峤丧妇,其从姑刘氏家因丧乱离散,惟有一女,美丽聪明。从姑托温觅婚。温有自婚意,故意说“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从姑说这年头,存活下来便很好了,“何敢希汝比”,不久温报说找到了,并下玉镜台一枚作聘礼。“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曾省惊眠闻雨过":我曾经闻潇潇暮雨从梦中惊起,
# 雨过:宋玉《高唐赋》记楚王在高唐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因以喻男女间的欢会。雨:取高唐云雨之意,指交欢。,省:领略。
"不知迷路为花开":但仍苦苦追觅不怕迷路为着那春花有一天盛开。
# 花:喻指所恋之女性。,迷路:用东汉时刘晨、阮肇遇仙女典故。传说东汉永平中,郯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家。半年后回乡,子孙已过十代。后重入天台山访女,踪迹渺然。
"有娀未抵瀛洲远":有娀女居处并没有远在瀛州,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未抵:不如。,有娀:古国名。这里指有城女,借指诗人钟情的女道士。
"青雀如何鸩鸟媒":怎能不让青鸟传信而让那鸩鸟为媒?
# 鸩鸟媒:恶鸟作媒人,喻好事不成。屈原《离骚》有“吾令鸩鸟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之句。鸩鸟: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羽毛紫绿色,放在酒中,能毒杀人。,青雀:即青乌,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的信使。唐人多用来指为女道士传递情书的使者。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题材诗。描绘了诗人在中元节于寺观法会与钟情女冠幽会定情的经过,营造出既甜蜜又无奈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女冠真挚热烈的爱情,以及因女冠身份导致两人难以成婚的痛苦、怨愤与渴望永结连理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羊权须得金条脱”用羊权与萼绿华的故事,羊权因得萼绿华赠金条脱而与之结缘,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温峤终虚玉镜台”用温峤以玉镜台为聘礼娶表妹的典故,而此处“终虚”表示未能如愿,抒发求而不得的怅惘。“有娀未抵瀛洲远”用有娀氏女简狄的典故,“青雀如何鸩鸟媒”用青雀、鸩鸟在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中元作》首联描绘中元节寺观法会热闹,兼及诗人与女冠幽会。唐代中元节,道观寺院会举办斋醮、盂兰盆会。如《旧唐书·王缙传》载京都盛况,玉阳灵都观亦如此。诗言“中元时,灵都观热闹,神坛幡动如仙降,我朝拜而归”,归来后寻女冠幽会,二人于法会时不顾清规大胆相恋,诗人隐晦写之。颔联巧用两个与爱情婚姻相关的典故,隐晦道出节日盛会时,二人甜蜜幽会并互赠信物定情,无奈女子入道,无法成婚。“羊权”“温峤”皆为诗人自比,如同杜甫《秋兴》中“匡衡上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的句法。恋人情深意笃,却难成眷属,“虽得”与“终虚”,尽显诗人内心的凄楚与怨愤。颈联借人神恋爱典故,展现诗人为女冠的姿容与深情所倾倒。诗句意为“我多次在梦中与她相聚,尽享消魂滋味,即便美梦常被雨声惊破,仍情不自禁私入道观与她欢好。”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中“心悬紫云阁,梦断赤城标”,同样表达对观中女冠的魂牵梦绕,与本诗颈联意蕴相似,贴合女冠身份与玉阳情境。“花开”“雨过”既用典,又实写景物,巧妙暗示、烘托诗人情思,意味深长。尾联抒发诗人渴望与女冠永结连理的心愿。诗句可理解为“有娀美女居于瑶台,离我并不遥远,屈原欲与她交好并非难事,只因错用鸩鸟为媒才坏事。而青鸟并非鸩鸟,我请它为媒,婚事想必能成。”也可反其意理解,即诗人直用《离骚》之意,将有娀女比作意中人,言自己与她相距近,连神山仙女都能请青雀传书,却错请鸩鸟,致使美好姻缘破裂。如此解释,以惋惜、悔恨与伤叹收尾,强化了这段违礼爱情的悲剧结局,亦合乎情理。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艺术特色鲜明,大量运用人神恋爱传说与典故,营造出缥缈迷离诗境,书写浪漫神秘的爱情。后三联皆用典,手法多样。颔联明用,借“虽得”“终虚”反转原意;颈联暗用,以“曾省”“不知”委婉表达相思;尾联融合《离骚》与《汉武故事》典故。诗人用典灵活巧妙,不单调堆砌。其凭借丰富想象与知识,将神话、掌故、前人诗意与现实、自然、恋情交织,使意象与意境富有暗示、隐喻、象征,风格深情绵邈、哀感顽艳,但诗意也因此恍惚难捉。
# 言瀛州之远,必有青雀为媒,何可如娀之媒鸩,鸩告余不好也。通篇皆不得亲近之意。
明胡震亨《唐音戊签》
# 雨过惊眠,屡断阳台之梦;花开迷路,不逢南指之车,而良缘永隔矣。结言有娀佚女本在人间,未抵蓬瀛之远也,亦唯是鸩鸟为媒,致使事不谐耳。
清陆昆曾《李义山七律诗解》
# 此必为女道士作,言仙质之不可以凡侣求也。绛节飘摇,空国艳仰,正当上清朝拜而回。容艳如此,条脱之赠,苟非仙骨如羊权,镜台之聘,岂易成婚如温峤?盖既非尘俗之人,定不作尘俗之想。或者雨过之时,曾省惊眠;若非花开之时,岂知迷路?吾知佚女之身,纵未托瀛洲之远,乃既无青雀,而漫欲使鸩鸟为媒,亦太不自量矣。诗盖为非分妄求者发欤?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通首笔意浑动,自是佳作,然求其语意,类乎有所见而求之不得之作,题曰《中元作》,知确有本事,非寓言之比也,措语虽工,衡以风雅之正,固曰无取焉。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此亦为入道公主作。起二句点题,三句暗有所欢,四句终无下嫁。下半言雨过而曾令眠惊,花开而偏嗟迷路,虽非远不可即,乃青雀不逢,而鸩鸟为媒,岂佳偶之相合欤?此种殊伤诗品。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上一篇:唐·李商隐《梦令狐学士》
下一篇:唐·李商隐《寄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