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óng
dài
xuán
wǎng
zhōu

朝代:唐作者:张籍浏览量:1
yáng
liǔ
chāng
mén
yōu
yōu
shuǐ
àn
xié
chéng
zhōu
xiàng
shān
zhuó
dào
jiā
yuè
hóng
gān
shù
qiū
fēng
bái
ǒu
huā
jiāng
tiān
shī
jǐng
hǎo
huí
lìng
shē

译文

阊门路上杨柳依依,悠悠的水岸向一旁倾斜。乘坐小船前往山上的寺庙,穿着木屐到渔家去。夜晚的月光洒在红柑树上,秋风吹拂着白色的藕花。江天之间的诗景如此美好,回来之日不要拖延太久。

逐句剖析

"杨柳阊门路":阊门路上杨柳依依,

# 路:一作外。

"悠悠水岸斜":悠悠的水岸向一旁倾斜。

"乘舟向山寺":乘坐小船前往山上的寺庙,

"着屐到渔家":穿着木屐到渔家去。

# 渔:一作人。

"夜月红柑树":夜晚的月光洒在红柑树上,

"秋风白藕花":秋风吹拂着白色的藕花。

"江天诗景好":江天之间的诗景如此美好,

"回日莫令赊":回来之日不要拖延太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是唐代张籍为送别堂弟戴玄赴苏州而作的五言律诗。诗里刻画了杨柳、水岸、山寺等景致,以及夜月红柑、秋风白藕的意象,营造出江天诗画般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浓厚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质朴,韵味却含蓄悠长,体现了张籍诗歌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苏州的美景并劝勉从弟珍惜美好时光。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苏州阊门外景色、从弟行程以及当地夜景的描写,展现了对从弟的牵挂和对苏州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凭借杨柳、水岸、山寺、渔家等意象,连同夜月下的红柑树与秋风中的白藕花,把苏州水乡特色和季节特点相融合,描绘出江天广阔的诗意图景。铺陈:“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通过“杨柳”和“水岸”两个意象的铺陈,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不同景物的并置来营造整体画面。

3. 分段赏析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杨柳阊门路”点明了出发的地点是阊门,路上杨柳依依,营造出一种轻柔、舒缓的氛围。“悠悠水岸斜”描绘了水岸悠悠、向一旁倾斜的景象,进一步展现出环境的宁静与优美,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基调。“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乘舟”“着屐”两个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从弟前往苏州的行程方式。“向山寺”“到渔家”则说明了行程的目的地,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出游情趣,也暗示了苏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这两句描绘了苏州的秋景。“夜月”洒在“红柑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秋风”吹拂着“白藕花”,展现出秋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典型景物的描写,将苏州的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江天诗景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苏州江天之间美景的赞美之情。“回日莫令赊”则是诗人对从弟的期许和叮嘱,希望他从弟不要拖延太久才回来,体现了诗人对从弟的牵挂和对这次美好旅程的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郭季鹰》

下一篇:唐·韩偓《昼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