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脸横颐咽复匀":泪水纵横满脸甚至流到腮边,哽咽之后又渐渐均匀,
"也曾谗毁也伤神":这泪水或是因为遭受谗毁,或是因为内心伤神。
"自从鲁国潸然后":自从鲁国孔子潸然泪下之后,
"不是奸人即妇人":这些流泪的人不是奸邪之人就是柔弱妇人。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1. 分段赏析
“逼脸横颐咽复匀”,生动地描绘出泪水纵横的模样,眼泪从脸颊横流至下巴,抽泣声时断时续。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为后文对“泪”所代表的复杂情感和现象的探讨做铺垫,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泪”的外在表现。“也曾谗毁也伤神”,指出流泪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原因。有的人流泪是为了进谗言诋毁他人,而有的人则是因悲伤过度而黯然神伤。此句点明“泪”并非单纯的情感流露,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暗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人心的难测。“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运用典故,“鲁国潸然”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因思念父母而落泪。诗人以这一典故为切入点,尖锐地指出,自此后,常常流泪的人,若非心怀不轨的奸佞之徒,便是情感较为脆弱的妇人。这里并非贬低妇人,而是通过这种极端表述,讽刺那些动辄流泪,以泪来达到某种目的或表现出狭隘情感的人,批判了这种不良现象,展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与辛辣讽刺。
上一篇:唐·薛能《送友人出塞》
下一篇:唐·无名氏《题取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