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自与俗人疏":许处士有高雅的情怀自然与世俗之人疏远,
"独向蓝溪选僻居":独自选择在蓝溪这偏僻的地方居住。
# 选僻:一作僻处。
"会到白云长取醉":他定会常常对着白云畅快饮酒至醉,
"不能窗下读闲书":不会在窗下读那些无关紧要的闲书。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许处士高雅情怀、隐居生活和独特志趣的描写,展现了许处士超脱世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许处士的赞赏和送别之情。
2. 分段赏析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开篇直接点明许处士的高雅情怀与世俗之人不同,“自与俗人疏”突出了他这种情怀的自然流露和与世俗的隔阂。“独向蓝溪选僻居”则具体描述了他选择在蓝溪这个偏僻之地居住的行为,展现出他主动远离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为全诗塑造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奠定了送别诗的情感基调。“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此句进一步深入刻画许处士的生活状态和志趣。“会到白云长取醉”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许处士对着白云畅快饮酒,表现出他生活的闲适、自在,远离尘世的纷扰。“不能窗下读闲书”并非贬低读书,而是强调他不会读那些世俗认为的闲书,体现出他高雅的志趣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使许处士的形象更加鲜明,也让诗人对他的赞赏之情更加深厚,同时也传达出送别时对友人的理解。
上一篇:唐·薛奇童《云中行》
下一篇:唐·杜甫《李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