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n
sōng

朝代:唐作者:崔涂浏览量:1
cùn
cùn
líng
shuāng
zhǎng
jìn
tiáo
rén
yóu
xiào
wèi
gàn
xiāo
nán
yuán
táo
suī
kān
xiàn
zhēng
nài
chūn
cán
yòu
liáo

译文

株株小松傲霜凌寒长出强劲的枝条,路人纷纷嘲笑它决不会长得太高。南园的桃李虽然艳丽一时令人羡慕,无奈繁华的春天过后就寂寞冷落。

逐句剖析

"寸寸凌霜长劲条":株株小松傲霜凌寒长出强劲的枝条,

# 劲条:强劲有力的枝条。,凌霜:冒着霜雪。

"路人犹笑未干霄":路人纷纷嘲笑它决不会长得太高。

# 干霄:冲天。

"南园桃李虽堪羡":南园的桃李虽然艳丽一时令人羡慕,

# 南园:泛指园圃。

"争奈春残又寂寥":无奈繁华的春天过后就寂寞冷落。

# 争奈:怎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涧松》是晚唐诗人崔涂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人借物言志,通过对涧底小松的描绘,展现其在恶劣环境中坚韧生长的形象。诗中首句“寸寸凌霜长劲条”,点明小松生长于涧底,在霜雪的压迫下艰难成长,凸显其顽强生命力。次句“路人犹笑未干霄”,以路人的讥笑反衬小松不被世俗看好的境遇。后两句“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形成对比,将南园桃李的短暂繁华与涧松的长久坚韧对照,揭示出外表华丽却经不住时间考验,而质朴坚韧才能持久的哲理。此诗运用托物言志、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小松自喻,抒发自身虽身处困境却坚守自我,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与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崔涂(850?~?),唐代诗人。字礼山,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家境贫寒,一生多羁旅各地。光启进士,后不知所终。他的诗多述羁愁别恨之作,善于借景抒情。其诗歌颇具感染力,基调伤感悲凉,语言真切晓畅,注重使用人物典故与炼字。其律诗最为警策,多有佳句。代表作品有《春夕》《除夜有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寸寸凌霜长劲条”一句描绘涧松生长的艰难与坚韧。“寸寸”生动地展现出涧松生长的缓慢,每一寸的生长都饱含艰辛;“凌霜”点明生长环境的恶劣,在霜雪的压迫下,涧松依然长出“劲条”,一个“劲”字,赋予了涧松刚劲挺拔的姿态,凸显其顽强的生命力,也为全诗奠定了坚韧不屈的基调。“路人犹笑未干霄”承接上句,描述了路人对涧松的态度。路人看到生长缓慢、尚未高耸入云的涧松,发出嘲笑,认为它难以直上云霄。“犹笑”二字,刻画出路人的目光短浅与世俗,他们只关注外在的高度与成就,却忽视了涧松内在的坚韧品格,与涧松的顽强形成鲜明对比。“南园桃李虽堪羡”笔锋一转,引入南园桃李的形象。南园的桃李花开时节,繁花似锦,其绚烂美好确实令人羡慕。“虽堪羡”承认了桃李在春天展现出的娇艳与繁华,这是世人眼中的美好景象,代表着世俗所追求的短暂辉煌。“争奈春残又寂寥”则点明桃李繁华背后的本质。“争奈”一词转折有力,即便桃李春天的景象令人羡慕,可一旦春残花落,便只剩下一片寂寥。此句揭示出表面的繁华往往难以长久,与涧松凌霜生长、持久坚韧形成强烈反差,深化了诗歌的内涵,也借此表达出对世俗只重表象、不重本质的批判,同时彰显出涧松所代表的精神的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灶》

下一篇:唐·李咸用《萱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