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千庐合":晋水岸边千家屋舍相连,
# 合:闭,收拢。,千庐:众多的房屋。
"汾桥万国从":各国使节随圣驾齐聚汾桥。
# 汾桥万国从:各国使节跟随圣驾走过汾河桥。
"开唐天业盛":开创大唐基业何等昌盛,
# 业盛:大事业。,开唐:创立唐朝。
"入沛圣恩浓":君王恩泽如汉高祖入沛般深厚。
"下辇回三象":帝王下车奏响《三象》古乐,
# 三象:古乐名。,辇:天子的车舆。
"题碑任六龙":亲题碑文乘六龙车驾巡行。
# 六龙:皇帝车驾的六匹马,马八尺称龙,故称六龙。
"睿明悬日月":圣明智慧如日月高悬,
# 睿明:圣明。睿(音瑞),通达、明智。
"千岁此时逢":千载难逢的盛世在此刻相逢。
# 岁:一作载。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晋水畔千庐相连、汾桥上万国随驾的恢弘景象,写出了唐玄宗巡幸并州的盛大场面,凸显了太原的战略意义与诗人对玄宗的敬仰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描绘晋水畔屋舍聚集,汾桥上各国随从跟随圣驾的场景,展现出巡幸场面的宏大。颔联“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以“开唐”点明太原作为李唐王朝兴起之地的重要意义,用汉高祖刘邦回归沛县的典故,将唐玄宗对太原的重视与恩泽巧妙类比。颈联“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通过“下辇”“题碑”等具体行为,展现皇帝巡幸时的活动,“三象”“六龙”运用祥瑞意象,增添了庄重之感。尾联“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以日月作比,形容皇帝的智慧与贤明,指出当下是难得的盛世,表达对皇帝与时代的肯定。
上一篇:唐·许景先《折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