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坊静曲同消日":在僻静的小巷里一同消磨时光,
"泪草伤花不为春":看到流泪的草和凋谢的花而伤感,这伤感并非是因为春天的流逝。
"遍问旧交零落尽":到处打听过去的旧友,发现他们都已零落离散,
"十人才有两三人":十个人中仅仅剩下两三人了。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唱和诗。描绘了诗人与乐天在安静的坊曲一同度过时光,看到泪草伤花,却并非为春天的逝去而感伤。体现了诗人在询问旧交后,发现大多已经零落,十人中仅有两三人在世的无奈与悲伤。表达了对旧友离散、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直接表明四处询问旧交的情况,结果是大多已经离散,十人中只剩两三人,直白地表达出对旧交零落的无奈与悲伤,情感真挚强烈。对比:“零落尽”描述旧交大多离世的悲惨状况,“十人才有两三人”则表明幸存人数极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反差,突出了旧交凋零的程度,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岁月的无情。铺陈:前两句“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铺陈“闲坊静曲”的日常场景。“遍问旧交”,诗人详细叙述了询问旧交情况这一过程,通过这种铺陈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氛围。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经历询问旧交的过程,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在得知旧交零落消息时的沉痛心情。意象组合:“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中“闲坊”“静曲”等静谧意象组合颇具深意。“坊”大“曲”小,形成嵌套,“闲”与“静”同义叠加,渲染出被遗忘的疏离感,为后文旧友零落的空寂感铺垫。这些意象与“消日”行为结合,表面似是闲适共处场景,实则在寂静中,“消日”成被动消磨,透着时光流逝的沉重与无人相伴的空落。同时,静谧之景与“泪草伤花”的情感形成呼应,凸显了感伤内核。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诗人开篇点明与乐天在闲坊静曲这样安静的地方一起消磨时光。“闲坊静曲”描绘出环境的清幽静谧,然而,面对“泪草伤花”的景象,诗人却表明自己并非像常人那样因春天的变化而伤感。这里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诗人真正情感缘由的好奇,同时为下文感慨旧交零落做铺垫。后两句:“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诗人揭开谜底,原来是在四处询问旧交后,惊觉旧友大多已离散,十个旧交中如今仅有两三人在世。此句直接道出心中的无奈与悲伤,将对旧交零落的伤怀之情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残酷。
上一篇: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下一篇:唐·朱庆馀《啄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