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唐作者:张籍浏览量:1
shàng
yòng
jīn
zhǔ
rén
yǒu
jiǔ
jūn
wéi
qǐng
jūn
kàn
yuán
zhōng
huā
shàng
jiàn
duō
zhī
shàng
shān
tóu
shù
yǐng
jiàn
shí
shuǐ
fēng
yīng
gèng
rén
rén
zuì
shí
shuí
jué
fān
dǎo
míng
zhāo
huā
jìn
rén
lái
kōng
rào
shù

译文

尊贵的客人不必牵挂带金饰的马笼头,主人备有美酒,您可别推辞。请您看看园中的花,地上的落花渐渐多了,枝头上的花儿却慢慢稀少。山头的树影浓密得遮住了石头,溪水没有风吹过,显得格外碧绿。大家都醉醺醺地起身跳舞时,谁还会在意衣服凌乱、头巾颠倒呢。到了明天,花儿落尽,客人也已经离去,我独自来到这里,只能空自绕着树木徘徊。

逐句剖析

"上客不用顾金羁":尊贵的客人不必牵挂带金饰的马笼头,

"主人有酒君莫违":主人备有美酒,您可别推辞。

"请君看取园中花":请您看看园中的花,

"地上渐多枝上稀":地上的落花渐渐多了,枝头上的花儿却慢慢稀少。

"山头树影不见石":山头的树影浓密得遮住了石头,

"溪水无风应更碧":溪水没有风吹过,显得格外碧绿。

# 更碧:一作映天碧。,应:一作晚。

"人人齐醉起舞时":大家都醉醺醺地起身跳舞时,

"谁觉翻衣与倒帻":谁还会在意衣服凌乱、头巾颠倒呢。

"明朝花尽人已去":到了明天,花儿落尽,客人也已经离去,

"此地独来空绕树":我独自来到这里,只能空自绕着树木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宴客词》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勾勒出宴客的情景,借助主人热情劝酒、园中花枝的荣枯、溪水的碧色等景象,对比衬托出宴罢人散后的冷清,抒发了怅惘之感。作为韩门重要弟子,张籍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其诗作善于展现社会现实,《塞下曲》《征妇怨》等皆是他的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宴饮诗。通过描绘主人殷勤劝酒、园中花枝变化、溪水碧色等意象,反衬宴散人去后的寂寥,以此表达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所描绘的宴饮时众人纵情欢乐、不拘小节的热闹场景,与“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展现的宴散后花尽人去、独自徘徊的寂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今昔场景的对比,突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宴散后的怅惘之情。映衬:“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以园中花由盛转衰、落英渐多的景象,衬托出时光的流逝,为后文宴散人去的感慨做了铺垫

3. 分段赏析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开篇直接点出宴饮场景。“上客”指尊贵的客人,“金羁”代指马匹,主人殷勤劝酒,让客人不必牵挂离去的事,展现出宴饮时主人的热情与客人的被盛情款待的氛围,语言直白自然,像日常对话般亲切。“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主人引客人看向园中花卉,枝上的花渐渐稀少,地上的落英却越来越多。这里以花的盛衰为喻,既写出了眼前景致,又暗含时光流逝之意,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伏笔,用景物变化暗示情感,手法含蓄。“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转而描绘宴饮之外的环境。山上树影浓密,遮住了山石;溪水在无风时格外碧绿。这两句勾勒出宁静优美的山水园林景色,与宴饮的热闹形成对比,也为这场宴饮增添了清幽的背景,让场景更显生动。“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描写宴饮的高潮。众人都醉意醺醺地起舞,连衣服凌乱、头巾颠倒都浑然不觉。“翻衣”“倒帻”的细节,生动刻画了宾客们纵情欢乐、不拘小节的状态,展现出宴饮时的热烈与畅快。“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笔锋一转,写宴散之后的情景。第二天花儿落尽,客人也已离去,主人独自来到园中,只能空自绕着树木徘徊。“空绕树”的动作,将宴后的寂寥与怅惘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前文的欢乐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郭邕《洛出书》

下一篇:唐·韩愈《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