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怀
shān
yāo
sōng
yáng
tóng
zuò

朝代:唐作者:李德裕浏览量:1
yǒu
ài
shān
xīn
chū
nián
cháng
shí
nián
bié
chūn
yán
huā
làn
xià
hán
quán
liè
qiū
fàn
lán
zhī
dōng
wán
sōng
xuě
chén
xiǎo
shān
guì
míng
shēn
tán
yuè
zuì
pōu
hóng
fàn
shí
jué
zuò
téng
luó
méi
tái
huá
zhòu
bǎi
zhōng
chóu
cháng
huí
jué
měi
niàn
yáng
shū
yán
zhī
cháng
chuò
rén
shēng
shí
nǎi
wèi
xuán
jīn
yóu
pèi
cháo
yān
néng
zhú
鹿
biàn
便
yóu
lín
yuè
fàn
cāng
zhōu
zhāng
huái
怀
chì
sōng
liè
wéi
yīng
shēn
gǎn
wàng
chén
jié
mǎn
dāng
yíng
zhōng
yǒu
quē
cóng
fǎn
qiáo
jìng
shù
qián
zhé

译文

我有一颗热爱山林的心,像饥渴求食般迫切。走出山谷已一年多,却常常觉得像分别了十年。春天思念岩上繁花烂漫,夏天怀念寒泉清冽。秋天想起在兰舟中举杯畅饮,冬天念着赏玩松间积雪。清晨思念小山的桂树,黄昏怀念深潭的明月。醉时想起剖食红梨的滋味,吃饭时念着吃紫蕨的清香。坐着时思念藤萝的浓密,行走时记起莓苔的湿滑。一天百刻的时间里,思乡的愁肠好几次都要断绝。常常想起羊祜的故事,说起他来从不停歇。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件里就有七八件。我还没到辞官归隐的年纪,如今仍身佩官印绶带。怎能追逐麋鹿,自在游于山林之间。只能像范蠡泛舟五湖,张良随赤松子归隐那样向往归隐的生活。只应在顾全自身的同时,怎敢忘记臣子的气节。器物满了自然会倾斜,事物过盛终会有缺损。从此返回砍柴的小路,或许可以仰慕前代贤哲的风范。

逐句剖析

"我有爱山心":我有一颗热爱山林的心,

"如饥复如渴":像饥渴求食般迫切。

"出谷一年余":走出山谷已一年多,

"常疑十年别":却常常觉得像分别了十年。

"春思岩花烂":春天思念岩上繁花烂漫,

"夏忆寒泉冽":夏天怀念寒泉清冽。

"秋忆泛兰卮":秋天想起在兰舟中举杯畅饮,

"冬思玩松雪":冬天念着赏玩松间积雪。

"晨思小山桂":清晨思念小山的桂树,

"暝忆深潭月":黄昏怀念深潭的明月。

"醉忆剖红梨":醉时想起剖食红梨的滋味,

"饭思食紫蕨":吃饭时念着吃紫蕨的清香。

"坐思藤萝密":坐着时思念藤萝的浓密,

"步忆莓苔滑":行走时记起莓苔的湿滑。

"昼夜百刻中":一天百刻的时间里,

"愁肠几回绝":思乡的愁肠好几次都要断绝。

"每念羊叔子":常常想起羊祜的故事,

"言之岂常辍":说起他来从不停歇。

"人生不如意":人生不如意的事,

"十乃居七八":十件里就有七八件。

"我未及悬舆":我还没到辞官归隐的年纪,

"今犹佩朝绂":如今仍身佩官印绶带。

"焉能逐糜鹿":怎能追逐麋鹿,

"便得游林樾":自在游于山林之间。

"范恣沧波舟":只能像范蠡泛舟五湖,

"张怀赤松列":张良随赤松子归隐那样向往归隐的生活。

"惟应讵身恤":只应在顾全自身的同时,

"岂敢忘臣节":怎敢忘记臣子的气节。

"器满自当欹":器物满了自然会倾斜,

"物盈终有缺":事物过盛终会有缺损。

"从兹返樵径":从此返回砍柴的小路,

"庶可希前哲":或许可以仰慕前代贤哲的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是唐代李德裕在837年9月写的五言古诗。诗中反映出他虽在官场,心里却惦记着山林生活的矛盾心绪。全诗用“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这类意象,勾勒出山间居住的景象,还穿插了“赤松”“羊叔子”等典故。结尾“从兹返樵径”一句,显露出他想归隐的志向。这首诗以他在洛阳建的平泉山居为依托,展现出既想做官又向往隐居的双重精神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大臣

李德裕(787~850),唐代大臣。字文饶,初名缄,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早年以门荫入仕,主张大臣应用公卿子弟。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是李党的领袖。李德裕少好学,反对浮华风尚,不过分追求华丽的文风。他的作品不事雕琢藻饰,注重内容,真挚感人。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通过追忆山居四季美景与日常闲趣,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眷恋,出身不由己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怅然。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每念羊叔子”,借羊祜身居高位却怀退隐之志的典故,暗喻自身虽在仕途却心系山林,以古人自照,道尽高位者的精神挣扎;“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用范蠡泛舟五湖、张良随赤松子归隐的典故,直抒对彻底隐逸的向往,典中见志。

3. 分段赏析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出谷一年余,常疑十年别”:开篇直抒胸臆,以“饥”“渴”喻爱山之心的迫切,“一年余”与“十年别”的反差,强化思念之深,奠定全诗怀恋山居的基调。“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四句以四季时序铺陈,“思”“忆”往复,用“岩花烂”“寒泉冽”等白描,勾勒山居四季美景,既见景致之美,更显思念之切,暗藏对官场生活的反衬。“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从晨昏到饮食,细化山居日常。“小山桂”“深潭月”写清幽,“红梨”“紫蕨”记闲趣,以生活化场景的追忆,凸显对隐逸闲适的眷恋,情感愈见真挚。“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引入羊祜典故,借其虽居高位却有退隐志,暗抒自身处境;“十乃居七八”的慨叹,道尽仕途不如意,为后文归隐之念铺垫。“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焉能逐麋鹿,便得游林樾”:明言身不由己,未到辞官年纪,仍系官服,故难逐山林之乐。“焉能”的反问,藏着对现实的无奈,强化仕与隐的矛盾。“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借范蠡、张良归隐典故,写心中向往;“岂敢忘臣节”一转,显露出对臣责的坚守,矛盾中见品格。“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以“器满则欹”喻处世哲思,为归隐找理据;“返樵径”“希前哲”收束全诗,将归隐之志落到实处,余韵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汪万於《晚眺》

下一篇: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芳荪》

猜你喜欢